【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各國央行過去兩個月增購約60億美元黃金儲備,其中墨西哥央行掃入逾90噸金,令其儲備大增逾13倍至100.2噸。但有分析指,從歷史數據顯示,各國央行對黃金出現淨買入的現象,可能是黃金牛市接近水尾的先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墨西哥央行在其每月發佈的數據中披露上述行動,若連同俄羅斯及泰國央行計,三國央行在2月至3月份共購買了121噸黃金。
金價再跌 失守1500關
然而,各國央行爭相搶購黃金,可能是這輪逾90年來最長黃金牛市難以持續的先兆。彭博資訊資料顯示,各國央行曾於80年代增持黃金儲備,結果金價及後升至破紀錄的每盎斯850美元後,在接下來的20年間,大部份時間都下跌;相反,在1999至2008年初金市升浪中,各國央行期內卻拋售逾4000噸黃金。
國際金價本周一衝上每盎斯1577.57美元新高後,近日持續回落,昨日最多跌20美元或1.32%,低見1496.26美元。
墨國電訊大亨狂沽銀
另外,繼索羅斯後,全球首富、墨西哥電訊大亨CarlosSlim近期亦積極沽期銀。外電消息稱,CarlosSlim近期一直在拋售未來兩、三年內到期的白銀期貨和期權。有指他此舉是針對旗下礦企MineraFrisco的生產進行對冲。此外,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再加孖展按金,消息導致期銀價格昨最多跌6.4%,至每盎斯36.82美元,本周累跌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