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何時開始變了UNIQLO的「粉絲」。早陣子買了創辦人柳井正的兩本創業自傳,好看。摘幾點有趣的分享:
(一)明明是賣衫,柳井正卻經常提起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嚮往,尤其欣賞Startup的速度和執行力。UNIQLO公司的正式名字FastRetailing中的Fast,正是取其速斷速決的意思。另外,他對科技界普遍今日不知明日事的危機感,很有共鳴。自傳二部取名「成功一日可以丟棄」,正好與Intel創辦人自傳的名稱OnlytheParanoidsSurvive呼應。
(二)不說不知,原來UNIQLO本來的串法為Uniclo,但早年在香港成立採購公司時,辦理登記手續的人誤串成UNIQLO,柳井正發現,從字體上看,換成q字反而更好看。令我想起當年本來打算給網站取名aNobi,是書蟲的拉丁學名簡寫,奈何網名已被人登記,惟有在後面補加一個i,變成aNobii,卻發現兩個i更好看,更似書蟲形狀。有時候,mutation是新發現的來源。
柳井正欣賞蘋果
(三)柳井正推舉蘋果電腦為最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字裏行間,可看出蘋果對他經營理念的影響。有趣的是,香港成衣店代表佐丹奴(709)的創辦人黎智英,對蘋果也是推崇備至,曾親身飛到美國等SteveJobs放工見其一面,聽說《蘋果日報》取名也是受蘋果電腦影響。兩個做成衣零售的人,為甚麼都對同一家電腦公司有一份情意結?是巧合嗎?還是當年很多不同行業經營者都是這樣?為甚麼是蘋果,而不是更賺錢的微軟?我想,SteveJobs也不知道自己影響力有多大。
(四)書中提到,柳井正曾於1986年到香港考察,非常欣賞佐丹奴Polo衫的低價格高品質,遂拜訪黎智英。
他覺得黎其貌不揚,「是一個很一般的人,沒有想到他居然能夠成就如此大的事業」。於是他想:「他能做到,我沒有理由做不到。」看到這裏,我上網尋找柳井正的相片,發現他也不是甚麼奇貌異相。我猜,柳井正不是真的以貌取人(成功有樣睇乎?),而是律己以嚴的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去激勵自己罷了。不知黎當年有沒有也相一相柳井正?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