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在《證券日報》撰文稱,中國人行持有外滙資產的損失極為驚人,由2003年至去年底,其間每年增加的外滙儲備,已經發生的滙率損失達2711億美元(約2.1萬億港元)。
國家外滙管理局經常項目管理司副司長吳水平指,由於外滙持續流入壓力仍大,現時雖已對冲約80%的外滙,外管局會繼續改善外滙管理。
吳水平表示,現時內地外滙儲備約為3萬億美元,即折合約20萬億元人民幣,與基礎貨幣相若;而由於內地實施外滙管制,外滙儲備越大,人民銀行就需要發出更多人民幣作為結滙,間接令通脹壓力上升。
溫州ODI計劃未夭折
他認為,在「十二五」期間,會爭取在進出口核銷、資本項目可兌換、數據和系統整合、主體監管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同時,會加強監管及協調,藉此防範跨境資金流動衝擊的監管能力。
在容許個人直接投資股票及證券方面,吳水平強調,當局仍在研究,亦會繼續進行溫州境外直接投資計劃(ODI),後者未見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