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投資者期望可從上市過程中,了解更多其縱橫商品市場多年的致勝秘訣。然而,昨日在港交所(388)網頁公佈長達1535頁的初步招股文件中,披露的具體營運資料並不算多,股權架構、董事特權等部份亦留空。集團於風險因素陳述中坦言,由於部份的行業活動,位於一般默許行賄的國家,加上集團業務規模龐大,故不保證沒有欺詐及行賄的活動發生。
嘉能可表示,基於集團的業務及營運性質,須面臨欺詐及行賄的風險,而且集團業務繁多,更令「偶然的交易」難以察覺。集團強調會致力遵守反海外腐敗法及即將出台的相關法案,但不保證內部控制程序,可以充份防止行賄活動的發生。
經營多年,集團足迹遍及全球多40多個國家,共有50多個辦事處,有很多重要資產是位於獨聯體、中東、中非及南美等地。嘉能可表示,由於他們與當地的合作夥伴及政府都培養了良好關係,已遠遠超越其他一向迴避及較遲進入那些地區的競爭對手。
不過,嘉能可亦指出,有些業務位處的地區,存在「重大地理政治風險」,加上部份國家的「資源民族主義」提升,當地政府可能會不承認早前的安排。如07年嘉能可位於玻利維亞一間煉熔廠,就被當地政府國有化,不過嘉能可其後已要求與政府進行「真誠談判」,相信不久即可得出解決辦法,現時集團亦沒有因此承受重大虧損。
借時差炒賣頻獲利
擅長捕捉價格走勢低買高賣的嘉能可,亦披露少許套利炒賣的秘訣。集團通常會利用地域及時間的差異,來進行套利活動,亦會透過當地行業團隊及網路的訊息,尋求一些「特定事件」發生的迹象,如會否出現不可預期的惡劣天氣、運輸堵塞、人為及生產等問題,導致出現全球或局部「市場緊縮」,集團就可以從中炒賣,以賺取高回報。集團還表示,這些機會雖無法預測,但通常一年內都會頻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