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一向都以濃味為重,但春天來到,大家都想吃得清淡一點,今日邦師傅就教大家煮幾道清新客家菜,將海蝦來熬湯,再加入板鴨來煮成睦州黃沙蜆海鮮湯,這是新式的客家菜,創意和味道都好得意想不到!
記者:吳韻菁
攝影:王文忠
V壹網:http://www.vdonext.com/index.php?fuseaction=Features.Archive&channel_id=575603&program_id=1730767
睇片即上
留言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今日煮腦
倪振邦(稻香集團業務部經理)
負責菜式研發及測試品質;入廚經驗已有15年,擅長設計創新菜式。
煮題 春日醒胃客家菜
有料到
板鴨 鹽份重不多吃
即油鴨、臘鴨,製作時要先將鴨洗淨,除毛去內臟,用鹽醃好後再掛起曬乾,不過油鴨鹽份較重,不宜多吃。
白蘿蔔 不能與人參同吃
生熟食均可,生食帶點辛辣味,但有助消化。中醫指白蘿蔔不宜與人參、西洋參同吃,因為會影響參類療效。
古月粉 作香料使用
即胡椒粉,由乾胡椒碾壓而成,有白胡椒和黑胡椒兩種。
豆腐 放雪櫃免變壞
分硬和滑豆腐,相傳是由劉邦的孫劉安發明。如以煲煮過冷卻後的鹽水浸泡豆腐,放到雪櫃,可儲存一星期。
乾葱 燜煮爆炒皆宜
體形與蒜頭相若,但結構就像洋葱,一般用來燜煮或爆炒,香味非常濃郁。
睦州黃沙蜆海鮮湯
由新鮮的大蝦和韶關板鴨熬煮而成,味道非常濃郁。這板鴨是在無污染的地區長大,吃辣木葉長大,會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材料
海蝦(去頭去腳)250克、黃沙蜆肉100克、板鴨(斬件)1/4隻、杞子(浸軟)6粒、芫荽葉6片、牛油15克、雞湯(煮熱)1公升、生油少許
調味料:鹽/雞粉各1/2茶匙、糖1/4茶匙
做法
1.預熱焗爐至160℃,放入板鴨焗10分鐘備用。
2.開大火,燒熱鑊落生油和牛油,放入鮮蝦爆香,用鑊鏟壓碎,轉細火炒香。
3.接着轉大火,分數次加入雞湯,煮滾至收乾一半汁料,隔去蝦。
4.開大火,湯中加入板鴨件、黃沙蜆肉、杞子、調味料,煮2分鐘熄火,上碟後加芫荽葉即可。
貼士
板鴨放入焗爐先焗,可去除油膩感和更突出板鴨香味。
客家煎釀豆腐
以傳統客家烹調方法,用湯半煎煮豆腐,突出豆腐的香,亦適合香港人健康口味。
材料
豆腐8件、豬絞肉100克、葱花1湯匙、麻油1茶匙
醃料:鹽/糖/雞粉各1/2茶匙、大地魚粉1/3茶匙、古月粉1/4茶匙、麻油1茶匙、生粉水適量
雞湯料:雞湯1/2杯、鹽/雞粉各1/2茶匙、糖/古月粉/大地魚粉各1/4茶匙、蠔油/生抽各1茶匙
調味料:大地魚粉/古月粉/雞粉各1/2茶匙、乾葱碎1湯匙
做法
1.豬肉加醃料醃15分鐘。
2.豆腐用湯匙挖空中央,釀入豬肉備用。
3.開大火,鑊中下雞湯料煮滾,放入豆腐,只煎煮釀有豬肉的一面約5分鐘,而豆腐面則撒上調味料。
4.湯中加入麻油,冚上蓋轉中火煮5分鐘熄火,反轉釀有豬肉的一面上碟,灑上葱花即可。
貼士
宜用黃豆成份較高的硬豆腐煮,豆香味會更濃。
客家薯絲煲
傳統客家人以耕作為主,靠山食山,種成的木薯和大米會用來製成薯絲粉,用來炒食,非常飽肚,亦突出了他們樸實的一面。
材料
雞蛋(打勻)2隻,薯絲粉(浸水5小時)120克、芥菜(切絲)240克、紅椒(切絲)10克、老抽1湯匙
調味料:鹽/糖各11/2茶匙、雞粉1/2茶匙、麻油1茶匙
做法
1.煲滾水加入老抽、薯絲粉汆水半分鐘,然後浸冷水,撈起瀝乾備用。
2.開中火,燒熱平底鑊落油,將蛋煎成蛋皮,切成蛋絲,備用。
3.原鑊落油,中火炒熟芥菜,加鹽、糖各1茶匙炒勻,盛起備用。
4.原鑊落油,以中火炒香蛋絲、薯絲粉,加餘下的調味料炒勻,放入芥菜略炒,熄火放入砂鍋內,伴以紅椒絲作點綴即可。
貼士
浸薯絲粉時要用清水,不要用熱水,因為會令薯粉流失米的香味。
清蒸蘿蔔丸
此菜式是客家十大名菜之一,選用的蘿蔔來自河源沙地,特別清甜,再加上豬肉做餡料,更能突出蘿蔔的清香味。
材料
白蘿蔔(去皮切長幼絲)600克、豬絞肉200克、西蘭花(切細顆)150克、唐芹(切粒)30克、葱花1湯匙、鮮荷葉1塊、鹽2湯匙、水少許
醃料:鹽/大地魚粉/古月粉各1/2茶匙、糖/雞粉各2/3茶匙、麻油1茶匙
蘿蔔醃料:鹽/糖/雞粉各1/2茶匙、生粉適量
調味料:糖/鹽/雞粉各1/2茶匙
做法
1.白蘿蔔加入2湯匙鹽,拌勻醃10分鐘至出水軟身,用水冲淨後壓出水份,加入蘿蔔醃料和唐芹拌勻,備用。
2.豬絞肉加入醃料拌勻,備用。
3.蘿蔔絲包着豬絞肉,搓成丸子狀,放在荷葉上,以大火隔水蒸15分鐘,備用。
4.開中火,燒熱鑊落油,加水、西蘭花,加入調味料炒至西蘭花熟透。
5.將西蘭花置於蒸好的蘿蔔丸中央,蘿蔔丸上放葱花即可。
貼士
蘿蔔絲要切得細長,才容易包着豬肉,但不要用刨刀來刨,因為會令蘿蔔出水,影響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