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核危機後,中國突叫停所在擬建核子項目,對此,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莉諾.奧斯特羅姆教授(ProfessorElinorOstrom)指出,中國政府必須慎重考慮發展核能,因為核廢料的處理仍是難題;在制度上,亦難斷言核電企業民營還是國有更為優勝,關鍵是保障民眾有充份的知情權。
應保障民眾知情權
艾莉諾是史上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女性,昨日她到香港大學出席講座,特別針對近期倍受關注的新能源問題。她指以碳減排為例,除政府之間合作外,市民亦可身體力行,在生活中盡量減少能源消耗,可為社會帶來最大效益。由於中國正處於一個過渡期,非政府組織(NGO)在環境保護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奧斯特羅姆教授現為印第安那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研究範圍主要為公共資源的經濟治理,為新制度經濟學的領軍人物。她的研究挑戰了公共財產包括池塘、森林等管理不善的傳統理論,指出如果公共產業由使用者自理,其效果可比由政府或其他私人機構的外在規管更佳。
奧斯特羅姆補充,環境治理並非只能依賴政府,由近鄰、社區、國家以至國際之間合作處理環保問題,比單靠政府組織來得有效。解決公共事務問題不能以政府或市場作唯一途徑,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有一種以上的管理機制,關鍵是取決於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