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價節節上升,加上在港存款額不斷增加,本地人民幣離岸市場(CNH)交投越趨活躍,反映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更形鞏固。銀行界人士稱,近兩個月所見,以CNH現貨買賣加上遠期可交收合約(DF)計,日均交易量達15億至20億美元(約117億至156億港元),較去年底日均量約10億美元,顯著增加逾五成至1倍。 記者:劉美儀
鑑於企業客戶對持有人民幣興趣日益濃厚,以及升值前景引發的套戥需要增加,業界相信,現貨及遠期日均交易量會不斷上升。
年底有望增至312億
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副主管陳紹宗表示,基於人民幣升值勢頭已穩,市場流通性及日均交易量相應上升,企業持有的興趣尤其明顯;以3月底估算,CNH的現貨及DF合計,日均交投料達15億至20億美元,去年底有關規模約為10億美元。
他預期,隨着人民幣前景看俏,CNH活躍度會不斷提高,使用遠期套戥升值風險的企業需求,亦同步趨升,估計至年底,日均交投可進一步增至30億至40億美元(約234億至312億港元)。
CNH現貨價昨稍微回軟,在港收盤中間價為6.4685,較上周五的收盤價6.4610跌75點子;在岸價經過上周五急升後,昨收報6.4968,跌58點子,離岸價較在岸價高出283點子。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指出,市場普遍預期通脹壓力上升,會令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拉動CNH交投更活躍;近兩個月所見,每手交投由以往平均約100萬、200萬美元,增至現時約500萬至1000萬美元,該行日均交易量亦較前增約4、5倍,DF合約尤其明顯增多。
流通量增存款升 帶動成交
他估計CNH市場的現貨與DF合計,日均交投可達20億美元或以上規模,與去年7月人民幣新修訂清算協議剛簽署後,DF合約成交量數個月僅錄100萬、200萬美元比較,目前市況蓬勃得多。
對於CNH交投增多,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人民幣流通程度及存款提升,日均交易量自然增多;對於離岸與在岸價差價重新拉闊,他指主要受供求關係影響,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增加,亦是因素之一,去年差價曾拉闊至約1700點子,之後市場轉趨平靜,近期只是滙價上升而重現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