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小心意外招損失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小心意外招損失 - 李兆波

意外是意料之外,雖然如此,有些意外還是可以減少或避免的。
有人逛公司,到售賣玻璃器具的公司觀看,每件產品最便宜亦數百元,昂貴者數千元。這些店舖絕不適合帶小朋友參觀,萬一打破產品要照價賠償。有成年朋友就因拿起一件金屬產品觀看時,不慎跣手,打破展櫃下的一件玻璃器具,店員要求照價賠償。
朋友認為賠償應是照成本價而非出售價,於是與店員理論。這也有一定道理,因為保險公司賠償時可參考新購入的市價,也可照當時購入價作折舊,可謂五花八門。

店舖與顧客爭拗雙輸局面

朋友要求與經理討論,店員久久不讓經理與其討論,那店員的態度不佳,威脅要報警,原本一個很好的周末逛街節目,弄得如此下場。
其實雙方都有責任,不小心的顧客最好不要在這些店舖久留,或拿起東西細看。那公司的店員看來也沒有經過好的訓練,有吸引的裝修及貨品,卻沒有好的服務態度。相信一個合理的賠償價及態度,可令顧客再次光顧並留下好的印象,現在是雙輸局面。聽了事件後,最少我不會隨便進入該店舖光顧。
市場上有些意外或是家居意外,保險可提供個人責任保障,包括投保人於全球各地,就引致投保人家庭成員或家傭以外人士的意外受傷,及除在投保人或家庭成員、家傭保管下的意外財物損失,因而需承擔的個人法律責任。朋友幸好購買了這類保險,減少因意外帶來的損失。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