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環球經濟復蘇帶動,加上中東政局緊張,油價重越100美元一桶,市場有評論擔心油價升勢只是一時之勇,短期或會調整。然而從基本面分析,長遠來說石油的供求仍然緊張,對價格有一定支持。
金融海嘯已發生兩年多,各國經濟逐步復蘇,全球平均GDP繼去年增長5%後,今年保持4.4%的平穩增速,當中新興國家更可望升至6.5%水平,成為經濟火車頭。隨着環球經濟重回正軌,石油需求亦逐漸回升,國際能源組織(IEA)表示,繼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增加280萬桶,預測今年日增150萬桶。連升兩年後,石油需求不但重現一片樂觀景氣,更將超越07年高峯。
與此同時,新興國家繼續是全球石油需求的驅動器。根據埃克森美孚預測,雖然2030年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石油需求量將每日下降300萬桶,但由中國、印度及中東地區帶領的非OECD國家卻日增2100萬桶,升幅高達61%,當中估計有60至80%增幅來自當地的交通運輸。
正當需求增加之際,各國的石油庫存量卻逐步遞減,OECD的石油庫存天數,估計將由目前的58日,下降至2012年的54日;巴西、伊拉克及西非地區的石油供應雖有望增加,但環球供應會以每年4.5%的速度遞減,這與08年金融危機有絕大關係。當時環球市場陷入衰退,石油公司停止開發油田,大大限制了往後5年的供應。儘管近年石油供應顯著增加,但仍趕不上需求。
漲幅落後金屬農產品
事實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剩餘產能已過了頂峯,未來將呈現一片跌勢。市場普遍預測,OPEC的剩餘產能佔全球石油需求將由目前的7%,下降至2013年約1%。一旦剩餘產能低於5%,很大機會觸發油價飆升。即使油價去年上升不少,相對於白銀、黃金、銅甚至是一眾農產品仍是大幅落後,反映油價其實並不如想像般高企。
左右油價短期走勢的因素,包括中東局勢發展及投資者的風險胃納等。當下全球經濟復蘇、庫存量趨降,對油價帶來支持,值得留意。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