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股齊鳴:樓市「癲瘋」前夕 - 張一鳴

樓股齊鳴:樓市「癲瘋」前夕 - 張一鳴

今日續談香港樓市9個周期。以1945年為起點,香港樓市首兩個周期不約而同,都是受惠戰後經濟復蘇,帶動樓價上升。至於第三及第四個周期,因經濟起伏,造就香港一班世界級地產富豪的誕生。

土地供應影響樓市走勢

踏入1984年,是香港樓市第六個周期。84年底,中英政府簽署聯合聲明,香港前景變得清晰,吸引外資來港。此外,當時正值減息周期,最優惠利率由84年中的17厘,大降至87年的5厘,加上香港政府限制每年最多供應50公頃土地,刺激樓市造好。
一片繁華景象,直至89年告終。「六四事件」引發香港移民潮,面對不明朗的前景,選擇賣掉香港物業,攜現金移民海外者眾,房屋需求驟降,樓價受影響暴跌三成,結束樓市第六個周期。
隨着91年,中英政府落實興建新機場,大型玫瑰園計劃再次振奮香港經濟,加上有限地供應土地的實質影響浮現,地產投機活動再次活躍,帶動樓價飆升,年內樓市大升51%。儘管港府在91及94年間,推行多項打擊樓市措施,包括將最高按揭成數由九成減至七成、業主需付樓價最少5%作首期,及徵收2.75%印花稅等。不過,樓價未有因此受打擊,在90年底至94年底4年間,樓市升幅達86%。
雖然打壓措施未見成效,但隨着最優惠利率從低位回升,由92年中的6.5厘,升至95年底的9厘,加上中國在94年進行宏觀調控,游資從香港回流內地,樓價在95年首三季平均下跌一成。
第七個周期,是香港樓市迎接「癲瘋」的一個周期,當年時勢如何造就「癲瘋」樓市,下次再談。(四之三)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