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評論都認為,上周聯儲局議息後所發表的聲明,以及主席伯南克隨後召開的記者會,內容既沒有驚喜亦欠新意,對此筆者並不同意。
議息前的兩三個星期,先後有十多名央行官員均發表措詞強硬的言論,表示要防範通脹於未然,在全球央行紛紛藉加息來應對通脹的前提下,大多數的分析都認為,聯儲局似乎正邁向逐步收緊銀根的政策方向。不過,觀乎伯南克上周的言論,相較同僚之前展示的強硬姿態,筆者認為是次會議「驚喜」之處,在於伯老仍堅持一貫「鴿派」本色,在記者會舉行期間,美滙亦屢試新低,對持有非美元資產的投資者來說,這確實是復活節過後的禮物!
儘管通脹預期已有所回升,伯老卻表示不用擔心,因為美國出現的通脹只是「暫時性」,所以現時「尚未有」退市的時間表,不過他表示一旦感覺到通脹升溫,央行隨時都會有所行動。相比之下,其他的經濟大國於過去一年已多番加息,歐洲央行也暗示會一加再加,這表明全球正面對的通脹都不是暫時性的,故伯老稱美國的通脹是暫時性的言論可謂另一「驚喜」之處。
聯儲局議息前的一天,財長蓋特納重申美國採納「強美元」政策,其後伯老於記者會也不忘重申此政策,無獨有偶,美滙在兩位高官重申強美元政策的一刻都跌向新低,此乃上周美國財金演說的第三個「驚喜」。
量寬仍將延續
議息過後,媒體紛紛報道QE2將如期完結,6月後不會再加推量寬,似乎大家都很滿意這個答案。然而,伯老卻清楚表示不會出售在QE1及QE2期間所買入的兩萬多億美元資產,債券將被續期,暗示6月後聯儲局每月將仍有大約170億美元,可循環用作買入財政部發行的新債,此乃量化寬鬆的延續。
但最「驚喜」之處,在於伯老還表示將因應通脹及經濟前景,未來會適當地「調整」央行賬目表內的量寬資產金額,雖說此舉可被解讀為在有需要時會透過出售資產來退市,但實際上,也可解作「在有需要時會再入市增加資產金額」。記者會上來賓似乎都很滿意這答案,但持有美元的投資者或許不敢認同。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