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殖民地時期長大,中小學也在官校就讀,總覺英國人低調含蓄,到倫敦訪問不難發現英國人說話的特質,問一中年男士新王妃漂亮可愛嗎?他說:「Ican’tagree.....more。(我不能認同…更多)」永遠滑不溜手,總有保留。
觸及英人「感情開關掣」
不過,近日倫敦街頭的英國人似乎有點不一樣,尤其前天在白金漢宮及西敏寺外大教堂守候的人,一頭銀髮的婆婆偷偷抹淚,長相像MrBean的大男人羞澀地像粉絲般向新人揮手,還有王妃夢碎的少女,原本在倫敦都難得一見,要知道,當年發生地鐵恐怖襲擊後,英國人都只是「呢頭炸完,果頭掂行掂過去返工」。
相信一切都只因大婚觸及了英國人的「感情開關掣」——英國皇室。英國人對皇室的感情有時連皇室成員也驚訝,像1997年戴妃逝世,英女皇也料不到國民反應如此激烈。
英國皇室從來不以名人自居,但今次大婚可看到皇室以真人騷形式宣傳。有美國記者笑着讓我看一張皇室新聞稿,上面煞有介事地寫着「高度機密」,必須在xx月xx日才可發布,內容「皇室婚禮,會有兩款不同的蛋糕」。
倫敦精品店最能反映民情,杯杯碟碟上所印的肖像,除一對新人,便是英女皇或已故戴妃。坊間有各式大婚精品,包括安全套,但有一項其實頗適合威廉王子當代言的,就是生髮水,可是貨架上始終不見它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