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至44歲最不快樂

25至44歲最不快樂

【本報訊】新生精神康復會調查發現,75歲或以上長者的快樂指數最高,其次是15歲以下青年,25歲至44歲的人最不快樂和希望感最低。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蔡珊珊說,多看勵志故事、多說勵志的話,有助提升正能量,預防抑鬱。
該會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以問卷訪問1,069名7歲至92歲市民,以滿分35分計算,發現受訪者平均快樂指數24.64分。最高分屬於75歲或以上的長者,接近28分,但25歲至44歲人士低於平均水平,只得22.71分。
市民希望感平均分34.41分,15歲以下最高分,得35.91分,25歲至44歲人士只得32.41分。蔡珊珊說或與青壯年生活負擔重有關。

多說勵志話做人更積極

該會每年服務約8,000名情緒病患者,約四成人介乎25歲至44歲,蔡珊珊建議多說勵志的話,如「今次唔得,下次一定得」,有助培養積極思想。
該會去年邀請14名情緒病患者,以輔導小組形式改善抑鬱和焦慮情況。參加者蔡女士因照顧患哮喘兒子患抑鬱症逾20年,「睇精神科醫生問兩句,但參加小組後知道,好多人情況比自己差。」另一位參加者曾先生腰傷不能工作,感到絕望,參與小組後心態有變,以往追不到巴士會踢垃圾桶,但現在輕鬆面對,「最多咪等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