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指出美國仍未有退市計劃,並將保持利率低企,市場一般認為美元弱勢將會持續,投資者可留意一些過往走勢與美元呈反向的投資市場,例如亞洲股市。事實上,剛過去的4月份資金持續流入區內的股市,如南韓、台灣和菲律賓,增加幅度介乎4至6%,花旗分析員預期,新興亞洲股市今年仍會受惠美元弱勢,挑戰歷史高位。
經驗顯示,美元弱勢有機會加速資金流向較高增長的新興亞洲市場。年初至今,美滙指數已跌近8%,近期伯南克的言論反映美國加息周期相對其他主要成熟市場落後,預料中長線美元弱勢持續。
參考過往數據,當美滙指數下跌時,亞洲股市往往錄得不俗的回報(見圖),因新興亞洲的經濟增長較快,當資金流出美元資產後,若要尋找較具增長潛力的投資工具,往往會選擇亞洲這個高增長地區。花旗預期新興亞洲今年有望錄得7.7%的經濟增長,遠超已發展國家的2.2%。
其實亞股近期的升勢亦有基本因素支持,例如南韓股市上月升近4%,主要由汽車股帶動。較早前,部份日本的豐田汽車出現機件故障,大大影響海外銷情,部份汽車型號更需回收。南韓汽車龍頭現代汽車乘勢擴展海外市場份額,今年3月份銷量高達55萬輛,首次超越豐田的54萬輛。新興亞洲企業基本因素穩健,盈利可望較去年增長,現時亞洲區的股市估值相對歷史平均值仍處於吸引水平,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今年的預測市盈率為12.2倍,低於歷史平均值。
兼具貨幣升值潛力
投資亞洲股市的另一優勢,是區內的貨幣升值潛力。亞洲各國央行為壓抑通脹,已先後多次加息,預料亞幣在息差優勢下,中長線兌美元或有升值空間。今年首4個月,台幣升值了2.1%,印尼盾和南韓圜亦分別升近4.9%和4.6%。要參與亞洲貨幣升值潛力,投資者可以考慮區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花旗維持對新興亞洲股市正面的看法,預期MSCI亞洲(日本以外)指數年底有機會挑戰695,距離現價或有17%的上升空間。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