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老同學在上海吃飯。談天說地,少不得提些往事,不由數起些許久不見的同學,誰的近況如何,誰還有聯繫嗎?於是又打電話,把沒來的人找着幾個。
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說起往事,則有「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情懷。十八二十時的高興事,煩惱事,荒唐事,也都湧到腦海嘴邊。那真是些天真爛漫的年月,今天說起,在歡笑之餘,也令人感慨。
三十年說起來很長,但有時又覺得彈指而過。十八二十的時候,大家都沒想過今天的日子和際遇,但在我們十八二十的兒女身上,我們則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同學們都各有發展,有的事業做得很好,有的則在十年前已成下崗工人。但友誼卻又未曾因為這種差別而受影響,相聚在一起的時候,依然是當年模樣,於是便覺得,我們這班人,大家連容貌都變化不大。
這便是心態了。心態好的人,青春保鮮期都長得多。反之─反之,我也不會跟他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