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出生的嬰兒數目越來越多,公立醫院產科瀕臨崩潰,兒科服務也接近爆煲,其中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為重災區。本報前日於聯合醫院NICU直擊,留醫的嬰兒罹患的先天疾病形形色色,有BB先天食道無法連接胃部,要護士頻密替他抽走口水以防阻礙呼吸,也有BB不懂吸吮,每飲一口奶都要醫護協助,前線醫護的確忙到無停手。
全港100病床 103%使用
記者本周二中午到訪聯合醫院NICU,按醫護人員提供的資料,全港設有NICU的八間公立醫院共提供的100張病床當時全部爆滿,使用率高達103%。病房醫護人員部份正埋首翻看病人排板,部份則正向家屬解釋嬰兒情況。
其中一名出生時只有26周大的嬰兒,手臂只有一個成年人一隻手指般幼,本來已有三名醫生和兩名護士正在他的小手臂上嘗試找出一條靜脈打點滴,但這工作相當困難,結果要急召另一名護士幫忙,氣氛緊張。
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陳衍標醫生表示,數名醫生和護士同一時間處理一名嬰兒在NICU經常出現,「每個BB出事都要好多人處理,尤其係BB啱啱送入嚟嗰時」。該部門運作經理馬寶琼也稱,一個不足月嬰兒被送到NICU,便要四至五個護士幫忙處理,「要同時預備個BB插喉、吊鹽水、抽血等,要一次過由幾個人處理」,令前線醫護壓力極大。
陳衍標認為,NICU服務供不應求,主因私營醫療市場發展太快,「好似舊年8.8萬個嬰兒出世咁,我哋(NICU)個編制同人手根本配合唔到」。即使醫管局增撥140名護士人手予兒科及NICU,但陳認為仍有兩成護士空缺未能填補,而且「一個護士要培訓三年先可以獨立處理一個BB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