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正積極為開通港股「直通車」鋪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正向中央有關當局游說,建議先讓內地富裕人士來港買人民幣股票;證券業人士自然叫好,但內地學者直言對國家沒有好處。 記者:周燕芬
首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匯賢產業信託(87001)將於本周五在港交所掛牌。雖然匯賢以招股價下限5.24元(人民幣.下同)定價,不過,李小加於上周四力撐匯賢,指市場不應單憑認購倍數判斷產品是否成功。他並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人民幣計價產品將為中國允許內地公民更自由地投資海外,帶來「巨大變化」。此言既為匯賢打氣,更為交易所力谷人民幣產品造勢。
利港拓人幣離岸中心
據了解,由於內地不少富豪,希望打正旗幟投資海外股票,同時,人民幣升值令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資產面對滙率風險,這亦正是壓抑現有認可內地機構投資者(QDII)產品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小加看準新形勢,已靜靜地向中央有關當局陳述開放個人投資海外股票的好處,尤其投資人民幣產品可免除滙率風險。李小加的建議可產生一石二鳥之效,因為人民幣產品種類越多,便會激化人民幣存款上升,最終有助本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李小加今次向中央游說重點,包括針對高端富裕人士設立新配額,逐步開放及容許這批富戶增加海外投資金額;之後會爭取讓人民幣計價股票能於上海和香港雙重上市,這些股票可以讓兩地投資者自由買賣。此外又跟內地三家商品交易所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探討合作方法,在港拓展商品及金融衍生產品業務,希望港交所於商品及金融衍生產品市場成為更大的市場參與者。
學者轟政治不正確
對於先讓內地富裕人士來港買股建議,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表示歡迎,認為是一個好開始。他指內地股民數目逾1億人,即使10%股民有興趣來港買股也涉及1000萬人,對港股支持很大。
不過,上海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潘英麗認為,站在國家角度,這個建議並不吸引。國家鼓勵以外滙到海外投資資源類等資產,以及優質海外企業股份;但李小加建議是讓內地市民以人民幣投資港股,而且港股有50%上市公司是內地企業。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認為,建議不可行,因為這做法不公平,沒有理由讓部份人士獲得特別權力,實在「政治不正確」。
市場對先讓內地富戶來港買股看法
市場人士及學者: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
評論:本港經紀可應付
市場人士及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潘英麗
評論:站在國家角度,建議並不吸引
市場人士及學者: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
評論:這是不公平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