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衞局研究減收高危內地孕婦明年公院仍收非本地預約

食衞局研究減收高危內地孕婦
明年公院仍收非本地預約

【本報訊】內地孕婦湧港產子令公立醫院婦產科及兒科爆煲,食物及衞生局今日與公私營醫院代表會面商討對策。據悉,該局認為明年全港產子數目應介乎7.5萬至8.8萬,同意可研究減收風險系數高的內地孕婦,以確保公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能應付。明年公院不會全面停收非本地孕婦,以維持部份醫院有足夠產子數目作培訓。記者:陳沛冰、陳凱迎

據悉,食衞局最關注是公院100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的負荷,認為明年全港產子數目應控制在7.5萬至8.8萬之間。雖然早前醫院管理局調配140名護士到NICU,但考慮到護士未必即時熟習NICU的工作,並需給予足夠時間接受培訓,工作不可「拉得太行」。

希望私院自律解決

食衞局認為可研究減收風險系數高的內地孕婦,據悉,部份私院及私家醫生較多接收高風險內地孕婦,故較多將有問題初生嬰兒轉介到公院。有醫生經常為未足月的內地孕婦剖腹產子,導致初生嬰兒要使用NICU,局方會與私院研究如何減少有關情況,「會唔會勸喻私院唔同呢啲醫生掛單」。該局會研究一刀切削減各私院同一比例內地孕婦的可行性。
據悉,食衞局希望透過協調及私院自律解決問題,暫時沒打算修改法例或私院發牌條件等。對於早前公院婦產科醫生建議,將非本地孕婦分類,只接受丈夫是港人的內地孕婦,而不接收夫婦均非港人的產子;消息人士指此舉涉及整體人口政策問題,政府暫時不會將非本地孕婦分類。
不過,消息人士稱明年公院不會全面停收非本地孕婦,因部份醫院本地孕婦產子較少,需接收內地孕婦才有足夠產子數目作培訓。以後政府每年5月底會評估翌年產子數目,以檢討情況。

多胞胎屬高危因素

婦產科專科醫生羅致廉表示,多胎妊娠在內地孕婦預約產子時已知道,每100宗產子個案便有一宗屬多胎妊娠,大部份個案需轉介NICU。以私院去年4萬多宗產子個案計算,約400宗屬多胎妊娠;若私院不接受多胎妊娠,便能大減公院NICU壓力。政府無法強制私院收症種類,只能勸喻私院自律不接收多胎的內地孕婦。
每100名初生嬰兒便有2.5人需轉介到NICU。有婦產科醫生表示,產子數目最多的醫院,理論上轉介到公院NICU人數越多。浸會醫院去年約有1.2萬名嬰兒出生,當中約1萬屬內地孕婦;明年整體產子數目預計相若,但內地孕婦產子會減至約9,000。該院未能提供需轉介到公院NICU的初生嬰兒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