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tore內有關影相的apps,數量驚人,甚麼懷舊感覺、多格拼貼、LOMO效果乜都有。一部手機有齊千奇百趣,係威係勢。不過,家陣有人玩showhand,大你一隻燒鴨……針孔相機,問你點頂?
記者︰吳美美
攝影︰周旭文、部份照片由LCX提供
aboutMartinCheung
中文名張震揚,78年香港生,修讀攝影藝術,2001年於澳洲維多利亞藝術學院榮譽學士畢業,主修純藝術攝影系。張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針孔作品,是將燒鴨轉化為針孔相機。他在墨爾本唐人街所拍下的概念性作品《DuckCam-Melbourne》(2001),更成為美國「針孔資源中心」收藏品之一。
想高調?想低調!
你搞清楚何謂燒鴨針孔相機未?並唔係你影出嚟嘅影像似一隻燒鴨,而係負責影嗰部相機係由一隻燒鴨製成。唔makesense?講笑?Comeon,香港人,幾時想像力變到好似iPhone個芒咁細?事實上有此想法的人,十年前即2001年已經喺墨爾本唐人街做過一次,只不過2011年喺香港維園再翻炒一次。
是日約了Martin於LCX做訪問,他的打扮是橙Tee黑褲黑背包。訪問以傾偈形式進行,但小記預設的問題並沒有大作為。原因是,他選擇用燒鴨製作針孔相機,想必此人定愛makenoise,因為心目中做藝術、做創作的只有兩種人:一是沉默地幹,一是好嘈地幹。最初認定Martin是後者,但原來他覺得自己是前者,「十年前做咗,但之後一路無做到嘅原因係,唔想大家覺得做燒鴨好得意,令到啲人知我係乜水。之後返到香港喺LOMO做sales,好怕被人知道之前做過乜,唔想人哋知道我就係做燒鴨相機嘅人,懶係好低調。」有時做人係矛盾的,Martin為想俾人知道針孔攝影係乜,亦有去學校如莊啟程書院示範,但又唔想長期以燒鴨揚名。明白的,如果唔係,你應該一早搞了燒味拼盤相機展。
我想代入一隻鴨
十年前第一次以燒鴨針孔相機紀錄澳洲墨爾本唐人街,若果當日我是一位老外行經於此,見到Martin以燒鴨拍照,我腦裏會浮現「原來Chinese真係好愛食燒鴨!」成件事完全被標籤咗。但其實「標籤」兩字,好大程度是Martin創作的原念:「未去過印度的人,都會覺得當地人都是食咖喱,就好似當時我在餐館所接觸的白人,都有個想法,例如中國人都是食炒飯、飲豆漿、食燒鴨,所以我覺得燒鴨同我share咗好相似嘅身份。我都有諗過用燒豬、油雞,但其他嘢好難做到,尤其滷水的紅又唔同燒味的紅。我覺得燒鴨就係MartinCheung的隱喻,所以想知道燒鴨對唐人街係點睇。」呢種虛無的代入,你同我都時有發生,最多你只係諗到將自己代入徐子淇或謝霆鋒,而唔係一隻燒鴨。
未完,Martin仲講到另一層意義:「成日聽到話影相要人機合一,件事講到好似武俠片咁,對於呢種咁浪漫化咁誇大,將攝影師咁英雄化嘅描述我唔係咁認同。攝影師無疑係重要,但比起將火箭升上太空,重要性就無咁勁。所以我就想開一個玩笑,相機同人點樣合一,唯一方法就係食咗部相機。」每次用完燒鴨影相之後,佢都有將燒鴨食落肚,而佢成個活動的過程最concern的,都係睇觀眾敢唔敢食隻鴨,所以期間佢非常之咁保護隻鴨!
燒鴨男出動
沒有相作的相展
若果大家有意步Martin後塵,拎隻燒鴨相機看世界,其實過程非常簡單:「只係準備15分鐘,拮個窿擺塊銅片入去佢個肚,再走入黑房擺入相紙,就可以走去維園影相。但都要視乎天氣而影響曝光。」咁點解用燒鴨整針孔相機最好呢?「首先內裏係密封空間,叉燒就唔得。然後鴨身嘅紅,係好似入咗黑房咁,紅色燈光底下,黑白相紙唔會曝光,所以燒鴨嘅紅就最實用。」
展覽分兩個部份:內部係Martin過去十年製作的部份相機原型,外部是十四位針孔攝影師的作品。留意,展覽中並無Martin的相作。原因?要低調。
MartinCheung針孔相機原型展
地址︰銅鑼灣名店坊京士頓街9號LCXArtGallery
日期︰即日至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