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所至英才雲集,說算無遺策也好,說球會傳統具魅力也好,印象中拜仁慕尼黑近年欲到手的球員少有甩拖,奉勸費格遜沒必要,也不值得冒這趟渾水。
紐亞對曼聯多番作出「神救」,經此一役,有傳曼聯不惜動用巨額與拜仁慕尼黑拗手瓜,承惠2,500萬歐元。不是說紐亞不好,而曼聯確需一位具份量的門將填補雲達沙,問題是目標正確、議價難諧。
費格遜縱橫球壇數十載,多年來建立的王朝並非純由金錢打造。其麾下最令他稱心的戰將,諸如舒米高、簡東拿、蘇斯克查,以至被公認為當下最價廉物美的一顆「小豆」,都不是貴價貨。談到門將,更不應引入貴價貨,昔年保斯尼治雖以自由身姿態來投,周薪卻高達4萬鎊,結果背負鋼門舒米高接班人包袱,壓力千斤重,令費Sir盡是失望。
豈會重金購門將
別個位置的球員,有時間適應、融合,門將這個把守獨木關,錯一次慘過前鋒錯百次的位置,甫來投便得打仗。下一位來投的門將,又要面臨當年保斯尼治的處境,價越高,壓力越大,死得越快。費Sir欲建長治苟安的王朝,錢是要花,但不是花巨額與人爭,以同樣甚至更高價錢執好中場才是王道。
費Sir賽後拍一拍紐亞,既是讚賞也是惋惜,大概是他作出良將難求之嘆。拜仁高明,費Sir也不笨。
文:藍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