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大部份直資學校去年遭審計報告狠批,部份過去連年申請加學費,但一直低估學校儲備,坐擁數千萬元仍向家長荷包動刀。今年面對通賬壓力,大多數直資學校反而決定凍結學費,但仍有最少9間直資中學向教育局申請加價,加幅最高達57%。有教育界人士估計,經過去年直資風暴,部份學校可能視今次凍費為「形象工程」,希望挽回家長對學校的信心。
記者:夏志禮、倪清江
直資學校學11/12學年費申請明天截止,教育局去年共收到28所學校申請加價,其中只有兩校不獲加費。部份直資學校早前已將尚待教育局審批的新學費上載至學校網頁,供有意報讀的學生家長參考。點算後,最少20多所學校學費維持不變,當中不乏拔萃男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等老牌名校。不過,最少9間直資中學學費將較去年增加,其中粉嶺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學費將由每年3,500元增至5,500元,加幅達57%。
相信家長接受加幅
觀塘福建中學去年學費9,800元,該校網頁顯示,下年學費擬增至14,800元,加幅51%。校長林建華指學校網頁仍未更新,實際上學校確實申請加學費,但加幅只有6%,即約10,400元。他強調,學校已五年沒加學費,面對通賬、薪酬等問題存在加費壓力,相信加幅亦為家長接受。
沙田區林大輝中學去年已向教育局申請加價一倍,由每年1萬元增至2萬元,卻遭局方拒絕,只准許該校加價5,000元。該校今年「再接再厲」,申請加價至2萬元。曾遭審計報告狠評加學費時無向家長提供財政證明的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繼去年加價後再度申請加費,由每年22,500元加至25,400元。
不加學費望贏信心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去年審計報告揭發不少學校坐擁大筆儲備仍申請加學費,或讓部份家長對學校失去信心,今次部份學校不加學費,或希望以此贏回家長信心。他認為學界今年面對通脹及最低工資等壓力,局方考慮學校申請時必須小心。
教育局表示,直資學校申請加費,必須提交財政預算和充份理據。局方審批申請時,會小心研究個別學校收支情況和預算,確保加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