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CH!!!!!一句恍如李小龍發招時喝出的吼叫聲,宣佈了恍如香港動漫博物館的「動漫基地」成功受孕,只待十月懷胎。不過曾經歷史留名的「綠屋」卻已成為過去,在集體回憶榜上除名,而市建局竟推出文化藝術政策,則成為最閃亮的明日之星!
記者、攝影﹕馮敏兒
綠屋被活化變動漫基地
茂蘿街/巴路士街(即綠屋)保育項目,是市區重建局第一個以文化創意為主題的純保育活化項目,全沒重建元素。經公開招標,市建局在3月1日共得到六份標書,並於兩周前決定將「藝術社區」五年營運權批予香港藝術中心,成立「動漫基地」,出錢出地力撐。市建局發言人邱松鶴說﹕「我們收到的標書有些以娛樂為主,例如藝員訓練,部份是非政府組織基地或藝術工作室之類,完全不突出,亦缺乏公眾利益,藝術中心是唯一全部符合要求的方案。」藝術中心不但毋須向市建局支付營運費用,反獲市建局按月投入經費,以支付管理、營運和推廣支出,實報實銷,令其可以專注節目籌劃。市建局早前說的約兩億花費,只屬基建和賠償,未包括日常營運。從來只有人們給錢市建局,破天荒出現「逆向支付營運」倒貼,實屬創舉!邱松鶴更拍心口保證﹕「市建局提出的文化政策,都與市區更新有關,將會在今年內出台。」不過市建局這筆藝術資金有多少則未能公開。
藝術社區唔歡迎LV
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稱﹕「我們的租戶是邀請的,用戶需要的不是工作室,而是一個展示和開會的地方,因為地方有限(約只20個辦公室),除了香港,也會邀請法國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在這兒設立辦公室,而我最堅持的是漫畫資料館,還要有賣漫畫的地方,例如利志達以前出的漫畫,就算你想買都買唔到。動漫基地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展覽,是本地和世界各地動漫藝術的社區。」
未來的「動漫基地」一樓還有小型餐飲設施,目的是為藝術社區建立觀眾基礎,但既然市建局有收支平衡的考慮,不禁令記者擔心選擇食肆的標準,是成功品牌還是創意品味?雖然營運是藝術中心,但市建局還有最終決定權!林淑儀強調﹕「我們不是搞商場!我們有自己的理想!」邱松鶴安慰記者﹕「我們講到明是動漫基地,就絕對不會出現LV,租出去的地方都要與動漫有關。整個中心的出租和策劃由藝術中心負責,我們的角色只是保證依足動漫主題,不會租給LV。我們只希望收益能維繫日常保養,不要乾支無收入。」
綠屋綠考古
曾經站在灣仔綠屋古典陽台上的住客,個個疑似古代人,據市建局提供的資料,綠屋建於1910年代中期,屬2級歷史建築。追溯至1905年,美國公司BurrowsandSons(巴路士)及LawrenceMallory(茂蘿)已擁有該地段的業權,連街名都屬於兩大業主呢!綠屋之為綠屋始於八十年代中期,政府以剩餘漆油為它上色。而市建局則把綠屋還原成最早期的顏色(灰灰白白)!不過記者還是未能對「綠色的不見了」釋懷,還想盡最後努力建議市建局最少為「綠色」留一點「血脈」,就算僅是一方呎的「綠色遺址」,都有「考古」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