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追蹤》
【本報訊】蒙牛乳業(2319)再現「毒奶」疑雲,集團速推四招「解毒」。蒙牛昨宣佈,被指導致學生不適的牛奶未檢出致病病菌,但與3年前三聚氰胺事件不同的是,蒙牛今次事發後即時與受影響單位接觸,並在網站更新事態進展,惟證券界認為處理手法仍有改善空間。
記者︰陳健文、吳綺慧
受事件影響,蒙牛昨曾跌逾10%至22.25元,午後跌幅收窄,最後僅跌3.42%或0.85元,收報24元。
曾挫逾一成 收市跌3%
蒙牛昨晚6時在其網站刊出聲明,指經陝西省榆林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檢測,蒙牛抽檢牛奶符合國家飲用奶標準,但學生發生惡心、嘔吐原因仍不明。事件在上周五發生後,蒙牛即以四招「解毒」,當中包括回收產品、立即加強產品檢測、到學校安撫師生,以及即時向外界披露最新進展。
蒙牛強調,集團平均每日在全國配送245萬份學生奶,每一批次產品需經過檢驗合格才能出廠。
今次蒙牛於事發後的產品及影響層面上雖反應迅速,反觀在港則沒有大規模地向投資界解釋,亦沒有刊發通告披露進展,僅於昨日向傳媒發出新聞稿。有基金經理指,由於近期內地食品屢次出現問題,蒙牛今次的危機處理手法還有改進空間。
基金︰危機處理仍待改進
蒙牛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郭偉昌昨日僅於接受投資界查詢時透露,經初步檢測及調查後,公司認為中毒事件,很可能是牛奶在包裝及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令部份產品變壞所致,但確實的原因,仍有待未來數天的詳細調查報告出爐方可知悉。
郭偉昌指是次有飲用牛奶的學生超過700名,當中約250名出現中毒症狀,比例並不算太高,相信問題不是太嚴重,並指政府已派人進駐負責生產蒙牛的寶雞市工廠調查,集團亦已全面回收疑似有問題牛奶,現只有極少數產品有流入超市。
至於事件會否再次打擊消費者對蒙牛產品的信心,郭偉昌表示,暫時未有過去周六、日的銷售數據,不過,公司初步向零售終端了解,銷售情況未見異常,不少其他省分的消費者亦未有留意到今次中毒事件。
今次事件是發生在4月22日的上午,當日陝西省榆林市魚河鎮中心小學如常向學生派發蒙牛學生奶,到早上8時許,多名學生身體不適,16人出現惡心及嘔吐等症狀。學校即時將16名學生及有喝同一口味奶的235名學生,送到醫院進行診治及檢查。
16名學生中,除9名經診治檢查無礙、但因時間太晚需留醫院過夜並於翌日回家外,其餘學生經檢查及診治無礙後,已於即日回家。蒙牛昨亦公佈官方檢驗結果,指抽檢牛奶各項指標不超標,符合國家飲用奶標準,飲用奶及學生嘔吐物及糞便亦未檢出致病菌。
蒙牛「解毒」4招
1.回收產品
2.立即加強產品檢測
3.到學校安撫師生
4.即時向外界披露最新進展
近年內地食品及消費企業頻「出事」
時間:4/2011
涉及公司及事件:16名內地學生飲用蒙牛奶品後出現惡心及嘔吐等症狀,經檢驗後產品並無問題
時間:3/2011
涉及公司及事件:全國最大肉食加工企業雙匯集團,被指有購入含禁藥「瘦肉精」豬肉,旗下公司雙匯發展市值數日內蒸發約30%
時間:7/2010
涉及公司及事件:霸王產品被指含二惡烷,令截至2010年底全年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約1.18億元人民幣虧損
時間:9/2008
涉及公司及事件:包括蒙牛在內的生產商,所生產的內地奶粉驗出含有會令嬰兒患上腎結石的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