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塗鴉少女昨日在網上發表文章,講述參加4.23遊行時的心情,並指出港府已淪為中央打手,傳媒、藝術文化界又自我審查,深圳河其實沒想像中那麼深那麼闊。「艾未未只是眾多已經和將會被失蹤的其中一人,無數的不平事正在中國內地及香港發生……總有一天,就是選擇旁觀的你也會被迫上前線。先別說要當中國良心,在我們尚可看花,尚可說話,手腳尚未被束縛的今天,我只是請你當自己的良心,為明天的自己行動。」
希望大眾理解動機
這篇文章,塗鴉少女說是寫給「所有支持的、反對的、對此未有想法的朋友們」,希望讓大家多點理解行動的背景和動機。她說,上周六遊行,她「與一眾拒絕當旁觀者的香港人肩碰肩的,每踏一步,心都輕顫一下」。她感謝主辦單位藝術公民,為「時常被代表」的市民製造了讓大家「用自己的嘴巴說自己要說的話」的機會。
塗鴉少女認為,「每個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父母的兒女、愛人的愛人,再來可能是學生、乞丐、藝術家,再放大一點便是香港人、中國人、亞洲人、地球人。如果我們各自只緊執着其中一個身份,只由該身份出發去爭取各自的利益,社會自然會分化」。
她指出,最近如雞蛋仔伯伯、80後癱瘓超市等議題,主流媒體不嘗試深化議題,反將矛頭對準民眾,「每次讀到都覺心寒」。她批評,主流媒體刻劃社運人士、80後為滋事分子,將政治硬生生地從生活割裂開來。
內地的事都是警號
她解釋,每個人都可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和支持自己的信念,由旁觀者變做行動一員,「做茶餐廳的,落單以前可與茶客搭兩句嗲;做老師的,自然可在課堂前後引起學生反思;做文員的,午飯時玩少一會兒憤怒鳥可以瘋狂share好文」。「既然舉世知名的當代藝術家能一夜之間被失蹤,既然公義、法律也不足以當『擋箭牌』,難道『香港人』這身份就這樣無堅不摧?」她希望港人反思,「一切發生在內地的都是切身的,都是預言,都是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