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院護士流失嚴重,香港護士協會今日公佈最新調查,發現情況最惡劣的是接收氣喘或心絞痛病人的急症內科病房,有護士形容半小時要接收四至五名新症病人;更有深切治療病房護士為防病人情況轉差時乏人應付,守在病房內吃飯盒。調查顯示九成受訪家屬擔心護士人手不足下,病人無人照顧。
今年2月初至本月期間,護協向公院護士、病人及病人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訪問3,000多名公院護士後發現,各專科中以急症內科病房的情況最惡劣,工作量與人手最不成比例。有內科護士形容,最忙時30分鐘內要收四至五個入院病人,「試過喺返工8個鐘頭內收咗28個症」。
每更較正常少一人
另一名內科及老人科資深護士說,其工作的病房特別多患嚴重呼吸疾病的病人,病人突然停止呼吸就要搶救,「六個護士睇50幾個病人,有時兩個(病人)一齊冇咗呼吸,我哋就分頭走去搓(搶救),有時一晚有幾個病人要救,真係忙到一頭煙」。她指,正常編制一個病房應有七名護士,現時每更少一人,「我哋真係要睇急唔急,換片換床單呢啲真係未必即刻做到,有時啲飯凍晒,都冇時間餵阿婆食。」
護協的調查也發現,5,000多名受訪病人或家屬中有約九成擔心,醫療質素會受人手不足拖累,留院病人無人照顧。該會向醫管局提出十大建議,改善人手流失,尤其針對挽留資深護士,包括取消把資深護師一職轉為合約制,並把護士的現金津貼統一至以往按每人薪金16.5%計算。
護協主席李國麟解釋,註冊護士均為醫管局的固定員工,但當晉升為資深護師時,卻會被轉為三年制的合約員工。「三年後續約,然後做多三年再同你續約,咁先可以轉返做固定員工。」至於現金津貼,以往護士均獲薪金16.5%的現金津貼,但03年至05年期間,醫管局把新入職的護士現金津貼劃一,「無論幾多年經驗,都一樣得咁多錢」,結果前線護士無意留在醫管局等待晉升,容易被私院挖角。李上周為前線同事打氣時,發現一家醫院負責收接受移植手術病人的深切治療病房,12名病人只由三名護士照顧,而標準要求是一護士照顧兩病人。該三名護士以防有病人情況轉差無人手應付,連晚飯也要在病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