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朱綺華婆婆司法覆核勝訴,嗌停未做妥環評報告嘅港珠澳大橋,呢隻鑊環保署孭硬走唔甩,不過特區政府死撐,出動左報打手、喉舌傳媒連日批評,試圖卸責轉移視線。部份香港傳媒是非不分,內地傳媒反而like爆,定性呢次維權成功,係香港核心價值——法治嘅勝利,內地網民更視朱婆婆為偶像,係「史上最強悍市民」!
「法制比大橋更重要」
高院上星期就呢單case宣判時,法律界、工程界都好留意,事後同八方傾到單案嘅前因後果、如何補鑊時,有人話內地好多傳媒都有大篇幅報道同評論,share全國,內容可堪細味。八方搵到唔少料,好似上海《東方早報》指出,香港傳媒形容大橋被「逼停」不恰當,因為以司法監察行政天公地道,大橋停工「是一次為正義的駐留」。
《南方都市報》認為按照法律做好各種評估,可以防止勞民傷財嘅「政績工程」,又話如果內地「真要與香港接軌,法制其實要比大橋更重要」。內地網民仲捧朱婆婆為「史上最強悍市民」,竟能嗌停數百億元工程,《海峽都市報》則指其實唔係婆婆強悍,而係香港有獨立司法制度,「世間沒有天生的公民英雄,如果法治給力,一個孱弱的老太太也可以成為英雄。這是這起事件給出的最大啟示」。
《新聞晚報》形容朱婆婆贏官司,令港珠澳大橋更傳奇,又讚佢唔係以極端方式來維權,所以唔需要視佢為英雄,因為案件證明只要司法機關真正把關,就可以對一啲有問題重大工程說不,唔需要勞民傷財。
應該為朱婆婆喝采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喺《新聞晨報》發表文章,指法庭裁定環評有問題,只要作出補救,日後可以減少涉及環境破壞嘅訴訟,因此即使建造成本多半成都值得,唔好入朱婆婆數,「這筆5%的損失,應該記在香港環保署的賬上」。
內地傳媒對香港特區政府亦唔客氣。中央電視台網站有篇評論文章,表示應該為朱婆婆「喝采」,認為如果司法覆核可以換來政府更加科學、詳細嘅環保評估:「將工程的環境代價和對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又何嘗不是一項功德無量之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