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眾海濱淪為財團的私人碼頭!大角嘴豪宅一號銀海的公眾海濱長廊,近日突然有財團興建私人碼頭,引起居民不滿,惟三大政府部門互相卸責。地政總署表示從沒收過建碼頭的申請,而且碼頭是海上浮躉,超出其管轄範圍。海事處稱浮躉是因當年填海而遷至現時位置,但拒交代為何毋須招標仍每年續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指無權管理私人屋苑的公共空間。
記者:黃偉駿
現時呎價萬多元的一號銀海,於06年入伙,是發展商信和集團在西九龍的地標式豪宅。不過,小業主莊先生(化名)向本報表示,由屋苑管理的公眾海濱長廊公園,今年3月底突然有工人施工,興建登岸口及吊橋設施,連接兩個巨型海上浮躉。
莊先生批評浮躉不但破壞景觀,連接浮躉的巨型鐵索每晚隨風發出噪音,擾人清夢,質疑負責物業管理的信和,為何在沒有徵詢小業主情況下,擅自讓對方興建私人碼頭。他曾向康文署投訴,但職員指上址屬私人屋苑內的公共空間,並非該署管轄範圍。
計劃載遊客賞煙花
記者日前實地視察,發現沿着一號銀海的公眾海濱,共有兩個巨型浮躉泊在岸邊,其中一個連接着已建好的吊橋與登岸口。聲稱「擁有」該兩個浮躉的銀海集團,負責人陳先生表示,他們是當年受填海影響的船家,政府當年向他們承諾,待一號銀海等屋苑落成後,便會重置浮躉,其中兩個在一號銀海的公眾海濱,另一個在瓏璽的海濱。
陳強調他們是合法施工,每年都有為浮躉向政府繳付「牌費」。他透露將來建成私人碼頭後,不但可供豪華遊艇停泊,更計劃安排船隻,接載遊客遊維港及賞煙花,相信會是九龍區唯一一個私人遊艇碼頭。
不過,地政總署接受查詢時,表示從未收過有人在上址興建碼頭設施的申請,又指如果「碼頭」是指海上浮躉,便超出該署的管轄範圍。
海事處發言人表示,該三個登岸浮躉,之前分別泊在佐敦道或深水埗對開海面,因受西九龍填海工程影響,先後於1993年及1996年獲准遷移至現時位置;只要是持牌的合法船隻停泊在浮躉,負責人便能收費載客;但浮躉每年牌費金額、牌照年期、期滿後有否再公開招標及諮詢附近公民,他一律沒有交代。
三大部門互相卸責
地政總署
回應:沒有收過興建碼頭的申請,海上浮躉設施不屬該署管理
海事處
回應:浮躉是當年填海時遷至現時位置,持牌人有定期交年費
回應:不肯交代牌照年期、牌費金額、有否公開招標及諮詢居民
康文署
回應:無權管理私人屋苑的公共空間
資料來源:上述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