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曾經是我的至愛,近年已轉淺嘗即止。
剛到檳城的夜,朋友請去126年老酒店E&O鄰居海邊一旁Fusion"32"晚膳。回到酒店遊興萌芽,幾人夜遊佐治城,終於難忍異國香味在Chulia街露天攤檔吃炒粿條、咖喱麪、蝦麪,三檔各一碟,三人分吃小小,免宵夜晚食罪惡感。
檳城過去炒粿條特色,雞蛋鴨蛋任擇,後者貴一元。重遊似乎只有雞蛋免去鴨蛋舊俗,可惜。次天中午地道小吃點到即止,為晚上準備心情與腸胃空間吃一頓剛開季榴槤。
不似往時;獨愛馬來榴槤,一年兩造如非馬來西亞便到新加坡滿足樹上熟掉下來帶濃厚甘苦,口感綿滑留連有異個子巨大偏甜的泰國榴槤。最厲害的一次,從牛車水街頭走到街尾,一個人吃了七個。
駛車沿海至Feringgi海灘附近,尋找過去近郊榴槤園路口大量可供挑選,就地淫吃角落。這一圈被發展商相中;別墅,高廈,酒店連綿,莫想再尋「檳城艷」,貪此間既見回教風俗又富西方開放,溫度較阿拉伯半島略低還有濕潤(即是我們避之則吉的濕熱)的中東客滿佈。回去佐治城,帶一份榴槤失落……哈,就在食市櫛比McAllister街近露天牌檔中心NewLane一角竟然貨源充裕好大一檔榴槤店,洗手坐下先點苦肉再吃甘甜,店主介紹什麼是貴價山巴(野生),那一粒(個)是貓山……口感精神感受便是最好也不見得費錢最貴最具名人推介比別個優秀。
再過一晚作客吉隆坡朋友家,從金馬倫高原以20馬幣買來20個個子不大但也有幾個滿足口慾的無名品種。昨晚在老區JalanImbi一旁名牌大牌檔吃了平均40馬幣一公斤貓山,好吃得很,可三個晚上直落,再愛也滯飽至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