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秀麗自由行撐起零售股估值

前景秀麗
自由行撐起零售股估值

臨近長假期,本港零售股例牌熱炒。經過年初的一輪調整後,零售股由4月開始反覆上揚,至今累積升幅達20%至30%,市盈率高至15至22倍。到底受惠內地自由行的零售股,是否真的值得如此高估值?
以做最多自由行生意的周生生(116)及六福(590)為例。周生生去年珠寶零售額高達83億元,33%的營業額來自內地分店,餘下則屬於香港市場,當中又有41%的銷售來自內地旅客,即周生生直接或間接從內地客而來的收入,其實高達60%。六福亦一樣,截至去年9月底止內地顧客貢獻集團整體盈利比重,超過60%。

生意貢獻佔半

至於賣化妝品的莎莎(178),內地業務仍未賺錢,但內地旅客在本港分店的消費,已佔去其整體生意的50%。服裝零售股方面,佐丹奴(709)內地業務加上自由行旅客在港貢獻,合共亦佔公司整體盈利至少40%至50%。
隨着零售商不斷加大在中國的開店規模,自由行旅客消費力不斷上升,內地客貢獻的比重,相信只會有增無減。六福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羅添福就估計,未來數年內地客對集團盈利的實質貢獻,有機會增至80%。
如這個預言成真,屆時或許已沒有甚麼「香港零售股」可言,隻隻「華麗轉身」變成中國消費股,估值或可與亨得利(3389)、A股老鳳祥(600612)等相比擬。投資者對這個估值重估(re-rating)的憧憬,或許就是近年香港零售股越升越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