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藉口?還是苦衷?港商戴曙陽被指「慣性賴賬」,理由層出不窮,有感前老闆的生意手法疑點重重,戴的前下屬阿偉(化名)雖然從未被欠薪或被虧待,但坦言:「佢哋若正常經營應該都賺到錢,都唔明點解要咁做……打工都驚啦,幫老細做嘢好似有份呃人咁!」
阿偉爆料說,自己任職兩年期間,到公司追債者可謂「冇停過」,初時是追雷豹的,後來就是追卡德。他說,以供應商為例,戴每次平均向供應商取貨20至30萬元,最多時逾百萬元,首幾期貨款多數會找數,但取貨越來越多就開始拖數,到供應商追埋身時,戴就開支票。
收落定後不理定單
阿偉說,戴氏夫婦簽的支票很有問題,「真係兌到錢嘅應該係簽英文名,但佢哋會簽中文名,結果一定彈票,有時仲專登寫錯字,好似將『three』寫成『tree』,呢招都唔係一次半次」。
卡德的買家來自世界各地,部份透過網上訂貨。阿偉說,戴曙陽不時說服買家落定訂貨後,就將定單擱置不理,收下的定金可達40至50萬元,「正常收到定金會排期生產,但有些定單久久未排期,戴生根本唔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