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平過租舖位回收惡商霸街做生意

罰款平過租舖位
回收惡商霸街做生意

【本報訊】荃灣楊屋道出現「回收街霸」,公然佔用後巷做生意,更將雜物擺放後巷及行人路上,有街坊途經被絆倒受傷,毗鄰小學擔心衞生惡劣。有區議員透露,5個月前已向政府投訴,但部門間互相卸責,食環署只票控不掃蕩,地政總署索性不理。由於罰錢比租金更抵,「街霸」繼續佔用公地,街坊敢怒不敢言,指摘政府執法不力,對惡霸視而不見。

被回收商霸用的後巷,位於楊屋道85號與河背街交界,毗鄰天佑小學,記者上星期兩次到現場視察,發現「街霸」在近楊屋道位置拉起帆布頂,地上放置電子磅,牆上則掛有一塊「明記高價回收」白板,列明報紙、衣服、各類鐵器等回收價錢,又從樓上單位接駁電線至後巷使用,「回收場」約佔100呎位置,但後巷其他位置以及附近楊屋道行人路,則放滿回收籠、工具等。附近地產公司透露,現場一帶一間面積約500呎地舖,租金大約3萬元。
該回收店平日由多名女子看守,以及一名南亞裔男子協助收拾搬運,記者上前查問,但遭女子指罵及阻止拍攝:「影乜呀影?又唔係霸咗你屋企,關你乜事?」區議員陳恒鑌表示,「回收街霸」原本租用相鄰楊屋道地舖做生意,自去年12月店舖被業主收回,索性霸用後巷做生意,更將回收籠放在後巷及行人路。

原租用毗鄰舖位的回收商霸佔後巷做生意,現場所見牆上掛有價目表,地上亦擺放了電子磅。梁曙光攝

居民上前干涉被追打

「有街坊行過被雜物絆倒跌傷盆骨,亦有行人為避回收籠走出馬路差點被車撞,附近居民上前干涉時更被追打。我每日至少收到4至5個有關投訴。」陳恒鑌認為事件明顯是阻街、霸佔官地行為,他曾向多個政府部門投訴:「霸佔公地,理應由地政總署執法及清拆,但署方卻話無辦法處理。而食環署則根據《公眾衞生及巿政條例》,以妨礙街道清掃工作理由作檢控,但只是票控,並無下令回收商搬走或沒收工具等。」
陳透露,「街霸」曾接逾20張告票,罰款大部份是300多元,估計5個月罰款不足1萬蚊,「平均一個月都唔使2000元,抵過交租。」事件早前已在區議會討論,但5個月後,「街霸」繼續在後巷做買賣:「荃灣民政事務處話每月統籌多次跨部門聯合行動跟進,但無乜成效。有居民去信特首辦,亦無下文,個個部門都話唔關自己事。」

後巷另一端放置大型回收籠,內裏盛載罐頭及垃圾膠袋。

「教埋點做無部門理」

更令人氣結的是,陳曾提醒當局,2006年政府嚴打舊衣服回收籠問題時,曾引用《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4A條檢控,「條例可以即時移走阻街物品,及檢控擁有人,可處罰款5000元或監禁3個月,控罪較重亦具阻嚇力,有先例可循,教埋點做都無部門肯理,唔通要等到全港後巷被霸佔先出手?」陳擔心事件會如病菌般向全港各區蔓延。
食環署回應稱,今年截至4月中,接獲39宗有關楊屋道兩個回收商非法佔用行人路的投訴,共發出23次票控,罰款金額由300至2000元不等,據了解當中大部份是控告「回收街霸」。
食環署稱回收店阻街是街道管理問題,涉及多個部門工作範疇,會配合跨部門行動。而地政總署至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