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Like2:伊館,與你親近地握握手

爆Like2:伊館,與你親近地握握手

那邊廂紅館一出,紅足廿多年;同為體育文娛場地,一海之隔的伊利沙伯體育館,卻命途黯淡。雖然伊館比紅館早三年面世,但風頭始終不及妹妹,默默耕耘三十載,近年才漸掀起「回歸熱」。

記者:符樂
攝影:陳盛臣
Model:BibeW.@Zmodel

2009年裝修後的伊館,外表更勝從前。

伊館助歌手打基礎

伊利沙伯體育館(簡稱伊館)與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其實是姊妹館。在七十年代,歌手演唱會還沒有固定的舞台,較常去的為利舞臺或一眾夜總會、歌廊。1980年伊館落成,這個可容納3,500名觀眾的表演場地,成為歌手演唱的新地點。可惜,才三年光景,一切目光便被隔岸的紅館奪去。

■呂珊2005年曾在伊館演出。

樂壇資深歌手呂珊說:「作為歌手,當然是以紅館為演唱目標,那裏有一份強烈的虛榮感,從山腳到山頂,一呼萬應,站在台中央真的很感動,很有成功感,這機會並不常有。由於地方大,舞台、服裝、造型也可以很誇張,娛樂性亦較大。但如何吸引萬千觀眾,帶動現場氣氛,亦相對較難。反觀伊館,雖然面積較細,但這正是其獨特之處。歌手與觀眾的距離相當接近,甚至伸手可及,面對此等距離,壓迫感大增。曾有歌迷過於興奮及忘形,一手將我拉向他身邊,握手及拍照的力度之大令我隔天便出現指印及抓痕。受舞台規模所限,伊館娛樂性自然略遜,在這兒演唱,以『音樂欣賞會』來形容更為貼切。換言之,『聽歌』的比『看騷』的多,對演出的質素更有要求。」呂珊認為對歌手來說,先在九龍灣展貿或伊館等細場演出,累積經驗及歌迷後才到紅館開個唱,這有助年輕歌手打好歌唱事業的基礎。

■觀眾與舞台接近,伸手可及。

難忘粉絲撞閘

雖然伊館名氣不及紅館,但30年來,亦有不少紅歌星藝人到此演出。最先演出的為1981年的譚詠麟,翌年為陳百強、鄧麗君、許冠傑等。日本熱亦帶來西城秀樹、柏原芳惠、工藤靜香等。伊館的職員憶述,眾多粉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Beyond,「伊館只有一邊閘門讓車輛出入,Beyond演唱會後,超過200位粉絲在門外守候。我們甚至感覺到,他們的青春在燃燒!由於當時伊館對出的愛群道是雙程路,車來車往十分危險,我們只好不斷地向歌迷說『Beyond已走』,並下鐵閘阻攔。但聰明的歌迷當然沒被我們騙倒,他們更衝向鐵閘,連閘也撞毀。」

■Beyond粉絲最狂熱,鐵閘都被撞毀。

多用途伊館

■多用途練習場,可為大型比賽參賽者提供熱身空間。

■壁球場內的乒乓球桌可供租用。

■活動室可供舞蹈、柔道等練習。

■伊館共可容納3,500名觀眾。

■LED大型現場影像及計分系統。

■大堂面積567平方米,寬敞無阻。

夠靈活多變

紅館是一面倒的,一面倒的爆紅,一面倒的演唱會;伊館則相對地性質較為平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市場推廣)彭惠蓮說:「伊館初期的使用率確實不足,首20年的使用率只有約50%-60%,直至近五六年,數字才慢慢上升,去年的使用率更達96%。當中無論體育、娛樂、文化等各類型的節目均有,是真正的綜合文娛場地。」她表示,由於紅館連年爆滿,近年不少歌手都轉而考慮伊館,例如去年何韻詩的「HOCCHomecomingLIVE2010」。其實伊館比紅館更靈活多變,紅館地方大,興建舞台需時,演唱會至少舉辦數場才化算;但伊館的舞台往往即用即搭,適合小型演唱會。由於舞台與觀眾席的距離甚近,舞台劇、棟篤笑這些講求與觀眾互動的節目,伊館往往比紅館更適合。在各家各求的情況下,伊館可望成為「小紅館」。

■場館細細的好處,便是可與偶像近距離接觸。

■棟篤笑講求與觀眾互動,伊館最適合。

■去年何韻詩回歸伊館,搞小型個唱。

體育項目勝紅館

2009年東亞運動會,伊館是乒乓球及羽毛球的舉辦場地,由於球輕且小,風力及燈光須仔細調校。裝修前,為免風力影響球的動向,比賽時須關掉冷氣;裝修後,風由場館上方慢慢滲出,不阻礙比賽之餘亦令環境更舒適。現時伊館舉辦的體育項目佔了整體項目的兩成,上星期日伊館便舉辦了「香港國際標準舞及拉丁舞大賽」。香港標準舞總會會長屈網權說:「伊館很適合舉辦舞蹈比賽,由於這些屬香港的非主流運動,即使在伊館舉辦也有不少空位,更遑論在紅館了。若論改善,伊館的後台位置希望可以擴大,令眾選手有更多準備空間。」
中國香港體操總會競技體操總教練潘鏡雄表示,伊館的優勢在於能容納二、三千人,所以每年有不少體操項目亦會在這裏舉行,例如「普及體操節」。但由於伊館的長度只有32米,較難舉辦競技體操,以跳馬為例,單是助跑便需要25米,還未計跳台及軟墊等。所以現時競技體操主要在馬鞍山體育館舉行,因其於興建時已考慮體育方面的使用,預先鑲有單雙槓等器材的專用鈎;不過馬鞍山場館則欠缺觀眾席,僅有座位只足夠供運動員及嘉賓使用,未能開放予市民。潘鏡雄坦言,香港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個合適的體操比賽場地。

■香港標準舞總會會長屈網權

■2009年東亞運動會,羽毛球比賽場地。

■2009年東亞運動會,乒乓球比賽場地。

■每年都在伊館舉行的「普及體操節」。

■上星期日剛舉行的「香港國際標準舞及拉丁舞大賽」。

為何椅子是彩色?

伊館及裝修前的紅館均使用彩色座椅,據悉,此舉有助表演開始後,對未坐滿的觀眾席帶來錯覺,以營造全滿的效果。但由於紅館太大,不少觀眾在中場休息離座後,難以找回座位,因此才改以顏色區分不同座位。

紅館勁賺伊館蝕
紅館

收入:$128,824,099
支出:$39,197,003
盈餘:$89,627,096
觀眾人次:1,643,865
使用率:100﹪

伊館

收入:$18,918,067
支出:$32,663,404
盈餘:-$13,745,337
觀眾人次:381,461
使用率:96﹪

*資料以2010/11財政年度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