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Like1:紅館,說不完的紅星秘事

爆Like1:紅館,說不完的紅星秘事

學友開騷場場爆滿,更以20場紀錄成為今年紅館歌手場數之冠。20場今日看來巴閉,但早在十多年前,三四十場演唱會才是紅歌手們的問鼎指標。不過時移勢易,現在的紅館竟淪為年輕歌手的造勢工具。

記者:符樂
攝影:陳盛臣
Model:EagleLo@Zmodel

紅館淪為宣傳工具

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可容納12,500個座位,甫在1983年啟用以來,便成為流行歌手事業旅途上的目標,更傳以「不到紅館開個唱絕非紅歌手」之說。有「和音天王」之稱的譚錫禧直言「我夠膽說,我曾與全港所有的紅歌手合作。」事關他在紅館演出超過1,800場,曾合作之歌手數之不盡,可謂看盡流行歌文化的變遷。他認為紅館的出現,將流行歌文化推向另一層次,紅館紀錄亦成為歌手們爭奪之地。「八、九十年代,十多二十場的演唱會乃等閒之事,歌手們常鬥場數多,連續二、三十場也不足為奇,那時候確是只有有實力的歌手,才能夠開紅館騷。如今,紅館演唱會好像變為公司為歌手宣傳的工具,出道一、兩年便到紅館,比從前簡單多了,那種『不到紅館非紅歌手』的感覺漸漸淡卻。」
譚錫禧表示,現在的演唱會,不乏「派飛」情況,宣傳公司為推銷演唱會門票,亦自有一套策略。「在演唱會中,中價票最難賣,公司往往在開售時保留最昂貴的門票,以營造暢銷效果,讓歌迷覺得現在不買便中價票也沒有,其後才逐漸逐漸將貴價票放售。」

■「和音天王」譚錫禧

■在廣場外新增的休閒位置,供遊人休息。

■參與「幻彩詠香江」建築物之一,夜景特美。

■紅館可容納12,500位觀眾。

■新增於表演場中央的全彩色LED廣播及計分顯示系統。

■1989年譚錫禧(左二)於紅館和音,旁為張偉文(左三)。

點止阿Lam跌落台

紅館面積大,舞台又高又闊,台底只由鐵柱支撐,而且環境相當黑,若演唱會的娛樂性越大,例如出現升降、灑水、煙火等大場面,就會涉及越多機關,意外亦時有發生。最為人道的是2003年,林子祥任汪明荃演唱會嘉賓時,墮入舞台陷阱,影響聽覺。廿多年來,譚錫禧亦親歷不少演唱會背後的意外小插曲。他說:「九十年代,曾有一次梅艷芳演唱會,開騷前我們作最後綵排,在台底練習走步,當時的音樂總監倫永亮,竟意外地撞向鐵柱,頭破血流,要立即送院縫針,但他卻在演唱會開始前趕回來。」「在許冠傑的演唱會中,樂隊站在離地數呎的高台,燈光耀眼,舞台又黑,低音結他手突然踏空向後翻,幸好我們一班和音在下方,跌在我們身上,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意外中,不是次次都流血收場,有時還笑料百出,譚錫禧說:「八十年代尾,呂方與張學友的演唱會,呂方在演唱期間突然消失不見了,原來他跌入洞裏。幸而洞淺,他站在那兒繼續演唱,惟有將他升回舞台當作無事發生。」「鄭少秋吊威吔,想營造大俠飛出來的感覺,但途中威吔失靈,他被吊在半空,惟有自行揮劍、耍功夫、扮游泳拖延時間,這些突發事情真考藝人的應變能力。」「有一回,郭富城本想在台下突然彈出,但機關彈了數次也彈不起,最後只好由數位工作人員合力從下方把他往上托,好讓他能爬出來。」

■譚錫禧曾與本港所有天王巨星合作。

■鄭少秋曾因扮大俠,被威吔作弄。

鬥多莫鬥長

每到演唱會的安哥位,常聽歌手說若太遲結束要罰錢,其實這些不是罰款,而是服務的額外附加價。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市場推廣)彭惠蓮解釋:「演唱會租用的不止是場地,還包括清潔、保安、帶位等工作人員,延遲結束代表工作人員要加班,因而額外收費亦很合理。一般來說,若遲結束15分鐘,須要付1-2萬元附加費。」彭惠蓮最不希望演唱會鬥時間長,她說:「紅館演唱會,最初約10時便結束,但這些年間,越遲開始便越遲結束,養成觀眾逢演唱會皆遲15分鐘入場的習慣。但香港的演唱會是星期一至日都會舉辦的,太遲結束將影響翌日需要上班的人士;再者過萬觀眾同一時間離場,亦需要若干交通的配合。」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彭惠蓮

■現舉行的「張學友1/2世紀演唱會」創本年個唱場數之最。

難忘紅館變動物園

香港體育館明明叫作「體育館」,為何娛樂活動比體育還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場地管理)黎兆麟解釋:「香港體育館根據文娛中心條例,是文化娛樂的場所,不過因為定名為『體育館』,才讓市民覺得應以體育為主導。當然,體育項目是有優先使用權的,例如我們已連續幾屆舉辦『世界女排大獎賽』,而籃球亦是常辦運動之一。」最令小記感到意外的,是1999年的第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怎樣也無法想像紅館能化身游泳池!黎兆麟指,泳池須由專業工程公司在場內搭建,而在游泳比賽中,由於短池只需25米距離,因而適用於紅館。
其實,每次租用紅館,基本上只有四面觀眾席及中央的大片表演場地,只要租客提出可行的方案,任何活動皆可在紅館舉行。除了主場館,紅館外多達22,000平方米的表演場也可租用,可舉辦展覽、嘉年華會、酒會或戶外活動。演唱會外,這些年間紅館亦舉辦了多種不同的節目,如饑饉三十、馬戲團、冰上嘉年華、狗展等,每個活動都要經過多個政府部門的協調,例如建築署、機電工程署、消防處或漁護署。根據紅館的工作人員憶述,1983年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來港演出,他們帶來一匹真馬,也許馬兒面對過萬千觀眾過於緊張,竟在台上排便。九十年代莫斯科馬戲團在紅館演出,他們在紅館外另設地方安置動物,卻引來漁護署巡察,檢視其活動空間、居住環境等,以防虐待動物。而一眾獅子、老虎、大象、馬匹等共處一室,糞便異常地臭,為免附近居民投訴,他們只好勤加清潔。而1992年大衞高柏飛的魔術表演,其舞台設有多重機關,為保持高度機密,連場館的工作人員也不可靠近。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黎兆麟

■幾乎每年都在紅館舉辦的「世界女排大獎賽」。

■屢次於紅館演出的莫斯科馬戲團。

■大衞高柏飛「魔法飛天越92」。

■1999年的第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

紅館十大之最

1.首位開個唱男藝人:許冠傑(1983年5月)

2.首位開個唱女藝人:鄧麗君(1983年12月)

3.首隊外國樂隊演唱:AirSupply

4.首位外國樂手演唱:TomJones

5.演唱會場數最多男藝人:譚詠麟(179場)

6.演唱會場數最多女藝人:徐小鳳(167場)

7.最年輕開個唱男藝人:林志穎(1993年,當時18歲)

08.最年輕開個唱女藝人:G.E.M.鄧紫棋(2011年,現時19歲)

09.首個文化節目:英國皇家芭蕾舞團(1983年5月)

10.首個體育比賽:五人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