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環球金融市場本周最重要的一件事,乃儲局今起一連兩日議息會議,因儲局主席伯南克將首次在議息會議後召開記者會回答傳媒質詢,相信問答內容將離不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於6月完結後,將怎樣部署。市場預期,雖然日本地震及高油價,將為經濟復蘇增添不明朗因素,儲局立即加碼放水推行QE3機會不大,反而透過QE2回籠資金重新買債機會較高。
相較約20年前的閉門造車,儲局於會後召開記招解畫,可以用破天荒來形容,因這是儲局97年歷史以來首次如此「開放」。對於伯南克而言,記招除可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外,更重要是通過對外溝通,能調控市場對政策的預期,有利儲局為退市進行部署。
回籠資金勢再買債券
說回今次記招,伯南克將會在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表議息聲明後1小時45分(即本港周四凌晨2時15分),與傳媒作45分鐘的會面,屆時除接受提問外,亦會講解FOMC的聲明。
據Monument證券策略師MarcWstwald說︰「現時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伯南克上,希望伯南克的措辭能幫助判斷QE將會實施到何時。」的確,歐央行通過行長特里謝於會議後開記招,成功向外界傳達了該行的觀點,記招的重點亦會由聲明上的一些含糊字眼,通過行長的闡述轉化為一些警告或者暗示,從而主導市場氣氛。
對於投資者而言,得悉儲局在QE2完結後會有何部署是十分重要,如會否再有QE3,還是仿效特里謝的做法,為何時加息作出較明確的暗示。
事實上,全球股市在過去數月一直至上周四創下近33個月高位,都是因為QE2帶來大量流動性所支持。現時不少經濟師及股市名家等,都開始討論QE2完結對市場的影響。
QE2結束 美債添憂
不少名家如每年都有10大驚奇的韋恩都預言,股市於夏天會因QE2完結而調整。因環球新興市場過去1年的大牛市,明顯是由QE2所帶動。亦有另一派分析指,日本央行因為災難而推出的寬鬆措施,某程度上已等如接力推出QE3,故股市調整有限。
相對股市而言,QE2完結對債市帶來的影響更大。有「債王」之稱的格羅斯早已表明,美國停止QE將會令美債缺乏承接,旗下基金繼於2月時沽清美債後,上月更作出沽空行動。商品大王羅杰斯近日亦指美債有泡沫,QE2結束可是引爆的觸發點。
市場預期QE2完結後政策去向
措施:維持現狀
做法:QE2結束後,不再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措施,但繼續用到期按揭證券(MBS)回籠資金購買美國國債,以維持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
可能性#:*****
措施:收水
做法:QE2結束後,不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措施,亦不動用MBS回籠資金買債,令儲局資產負債規模自然收縮
可能性#:**
措施:再泵水
做法:QE2結束後,再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措施,向市場注入更多資金
可能性#:*
#綜合市場意見,*越多代表機會越大
經濟師及觀察家模擬儲局問答內容
問:面對油價及其他商品與食品漲價情況,聯儲局應否收緊貨幣政策去抑遏通脹?
答:儘管整體消費物價上升,但核心通脹偏低,加上商品價格升勢可能是暫時性,在通脹預期仍受控、經濟存在大量過剩產能情況下,整體通脹料將回落。當然,儲局會對通脹保持警惕,一旦情況有變,將作出回應確保物價穩定措施。
問:現時的政策設計主要針對應付金融危機及經濟嚴重衰退,怎樣才會觸發儲局開始撤回超寬鬆政策?
答:儲局已撤回部份額外寬鬆措施,由於經濟仍未達到促進就業及通脹穩定的政策目標,維持寬鬆政策應是恰當做法。
話你知:廿年前議息結果保密
中央銀行的政策要具備透明度,在今時今日是理所當然的要求。但約20年前,儲局的貨幣政策於公眾而言是一個謎,儲局議息後,銀行及大眾往往要隔一段時間,才能在市場實際運作上,得悉儲局推行了哪一些貨幣政策,包括加息或減息等。
儲局這種神秘作風,一直保持到1994年,才由當時主席格林斯潘帶領下慢慢改變。在1994年2月,儲局宣佈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會立即發表會議決議,較以往在開會後5至8周才披露決議行前了一大步,令金融市場不致誤解儲局正常性的技術操作或保護金融系統操作。其後,儲局陸續推出其他改革,如發表更完整的政策聲明,同時公開政策傾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