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在今年首季極度波動,然而,由於投資者更加關注長期投資前景,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整體股市的調整僅屬短暫。
四國合計外儲冠全球
按美元計,摩根士丹利金磚四國指數在季內仍升3.26%,表現優於多數已發展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金磚四國中,以俄羅斯約16%的升幅最可觀,主要是受油價飆升帶動;印度受到通脹憂慮加劇的拖累,表現最差,跌幅約5%;巴西和中國的回報相近,約為2.7%至2.9%。
由於經濟基本因素強勁,我們仍然看好金磚四國的長期投資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金磚四國經濟體於2010年平均錄7.8%的增長,遠高於已發展經濟體3.0%的增長。IMF並預測,金磚四國的經濟將於2011年及2012年分別錄6.75%及6.5%的增幅,繼續領先已發展經濟體。
事實上,金磚四國合計,是全球外滙儲備的最大持有者。根據2010年底各國官方公佈的數據,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分別位居世界各國外滙儲備排名的第一、三、五和七位。
同時,部份金磚國的負債水平明顯低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等主要已發展市場。由於各地投資者正在已發展國家利率低企及新興市場通脹上升的環境下尋求較高回報,加上全球貨幣供應穩步增長,金磚四國股市可望進一步獲得支持。
遏通脹保出口成挑戰
然而,2011年市場亦有兩大潛在風險值得留意:通脹及投資者信心。通脹(尤其是食品價格通脹)將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大問題。部份國家已嘗試透過提高息率來抑制通脹,但此舉引發了新問題,因為加息帶動貨幣升值,損害了依賴出口的行業。如何在不損害經濟增長的前提下控制通脹?我們相信這將繼續成為今年的一大挑戰。
另一大風險是由國際事件引發的投資者信心下挫,例如市場去年對歐洲主權債務的憂慮,以及近期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和日本遭遇天災。當受到外圍因素影響,金磚四國通常會和其他大部份股市一樣出現調整,但我們嘗試撇開短期波幅並聚焦於長期投資承諾,選擇性地把握因恐慌拋售而產生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儘管面對上述風險,但無可否認金磚四國的經濟正高速增長,人均收入大增,發展前景不斷改善。隨着外儲達極高水平,其風險承受能力正持續提升,投資者亦開始意識到,金磚四國的投資風險並非如想像般高。此外,由於企業盈利水平高速增長,令投資價值變得吸引,因此我們仍有信心在金磚四國股市發掘到良好的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