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I'magay,I'mlivingwithHIV(我是同性戀者,我跟愛滋病毒同存)」。眼大大的Joey身材健碩,是中菲混血兒,中小學在名校聖若瑟書院度過,在美國念大學期間感染愛滋病毒,擔心過死亡,結果21年來「無穿無爛」活下來。Joey從未隱瞞染病事實,大聲疾呼告訴世人愛滋病不是絕症,在香港這個聞「滋」色變都會,投下一枚「正能量彈」。
記者:張嘉雯
「我唔接納自己,點可以期望人哋接納我?」Joey接受訪問時手舞足蹈,竭力用生疏的廣東話答問題,「Wearenotmonster,(愛滋病毒)唔係airborne(空氣中傳染),唔係deathsentence(死刑)」。
Joey今年45歲,喜歡男人,87年移民美國,修讀建築系,每年接受兩次愛滋病病毒測試,「我都有同人去date(約會)啦,頭三年都有85%safesex(安全性行為),好多circumstances嘅,第一次見嗰個人當然用condom(安全套)啦,但係第三、四次咪由得佢囉」。
曾因過於憂慮患抑鬱症
1990年,他進行第七次測試時,驗出陽性結果,「呆咗啦,覺得好心痛,成個人spaceout(空白一片)」。他把事實告知朋友,友人擔心流淚,「我都好多gayfriend,都有人livingwithHIV,我當時淨係諗tellmewhatIneedtoknowtolive(告訴我要活下來有甚麼是我需要知道的)」。他口中的「livingwithHIV」同愛滋病人不同,1995年雞尾酒療法出現後,感染者只要定時服藥,並不會因病死亡。
21年前,世人對愛滋病毒了解不多,感染七年後他因免疫力下降需服藥,此後健康保持正常。但他卻因過於憂慮患上抑鬱症,現已康復,「因為之前無人可以show到感染20到30年會點,驚死,少少感冒就擔心到瞓唔到覺,唔見咗幾磅又好擔心」。
戒掉染病前生活壞習慣
Joey染病前愛「隊酒」、食煙,現已全戒掉,平日愛瑜伽和冥想。他的同事、父母並沒因病離棄他,「就算係傳統Chinesefamily(中國家庭),佢哋嘅父母都會接受,因為佢哋都愛自己兒女」。
Joey現有穩定男友,拍拖六年。前年開始每逢大假Joey便回港,在愛滋病基金會當義工,「我想畀多啲人有個hope(希望),無hope點生存?可能有人會唔鍾意我……但係attheend(最終)我覺得人係有heart嘅,佢哋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