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在美國大師賽(TheMasters)獲取冠軍的南非高球手舒華斯爾(CharlSchwartze)兩個星期後在馬來西亞公開賽祇能排名十一。在大師賽頭三天一直領先的愛爾蘭球手麥伊萊(RoryMcIlroy),在最後一天第九洞開始,連串失誤,打壞了致命的三球,由第一跌至十五。
沒想到一一年四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在馬來西亞公開賽,歷史重演,麥伊萊在領先情況底下,讓西班牙神奇小子Manassero以低十六杆成績拿了個冠軍。在最後一洞,麥伊萊祇落後一杆,祇要他能夠捉一隻小鳥,就可與Manassero同杆數,可以進行加洞賽。可惜的是麥伊萊第二杆打得不好,第三杆上果嶺又遠離球洞,他要遠距離推球進洞,才可與Manassero同杆數。結果推球過於用力,要多推兩杆,拿了「栢忌」,連亞軍都錯失了,得了季軍。比起大師賽的連番失誤,算好多了。
都說打高球一如人生起伏,這一刻什麼都稱心,一帆風順,下一刻則頭頭碰着黑,兵敗如山倒。此一時彼一時,不必因一次失誤而灰心。一場高球賽,參加的多是高手,就像在大師賽拿取冠軍的舒華斯爾,到馬來西亞作賽,打出一般水準,十名不入。世界排名第一的Kaymer,一直只能在十名內徘徊,難有突破。
倒是麥伊萊,有機會看過他的球技,真是十分高超。他的心理質素好,那麼年輕,已能談笑用兵,不會隨便發脾氣,但他總是在領先情況底下,在最後關頭,出了一點點錯,在某一兩洞多打一杆兩杆,甚至三杆,以至從第一名跌至第二,第三,甚至打出更差的成績。倘若說他總是欠缺那一點點運氣,倒不如說其他球手都能沉得住氣,從後趕上,一杆一杆的追上來,祇要麥伊萊一個不小心,一次失誤,其他球手便有取勝機會。
說從打高球領悟做人道理,道理簡單不過:不管是高手還是星期天才打球的業餘球手,總有打得好,也有失誤之時,一如人生的得意,失意,是常規,沒有例外。打得好,開心得意,乃人之常情,打不好,亦不用發脾氣(不論是高手低手,難免會發洩一下不滿情緒),得沉着應戰,談何容易。
那天在石澳球會,那裏的經理說過這一句:「麥伊萊曾到來打球,短的四杆洞,他可以一杆上果嶺,他日後一定可以創出佳績來的。」
我也相信,屬於麥伊萊的時代總會有到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