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最快在立法會7月休會前公佈有關撤銷區議會委任制的建議,預料分兩或三個階段取消委任議席。據了解,政府將列明每一個階段特首可以委任議員的數目上限,但實際委任數目的多與少,卻要視乎建制派年底區選選情再作實際調節,力保各區區議會不會被民主派攻陷,明目張膽地「輸打贏要」。
記者:莫劍弦 許偉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早前明言會盡力在今年中就撤銷區議會委任制向立法會提出相關建議。消息透露,政府本年中一定有所公佈,不會違背對泛民主派支持政改方案的承諾。
當局提議分階段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之時,政府也會參照現有安排,做足「防風措施」,在條例中列明特首可以在每一階段委任「不多於」某個數目的區議員,不會寫明可委任的實質人數。
防泛民操控各區議會
消息稱,此舉令政府委任區議員時可以更具彈性,因為民建聯、工聯會及其他建制派政團的選情,是影響特首實際委任數目的關鍵因素。一旦建制派選情大好,可以操控區議會,則特首毋須委任太多區議員;萬一建制派大敗,則特首必會全數作出委任,防範泛民主派操控各區議會。
政府方面更相信,就算用「時間換空間」手段,拖延決定削減下屆區議會委任議席數目,也不會對現時委任區議員有太大影響,因為部份委任區議員年紀很大,有意不再做區議員,只要下屆不再委任他們,足以削減相當數目委任議席之餘,又可以保留大部份現任委任區議員不變。
本身是委任區議員的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表示,他暫未有考慮放棄擔任委任區議員,轉戰直選,又認為是否再做區議員,主要是考慮家人意見,因為他認為就算他不再做委任區議員,仍然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繼續服務社會。
「市民覺得無私顯見私」
一直力促政府撤銷區議會委任制的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昨指,「區議會委任制絕對唔應該同政治、即係選舉結果掛鈎」,強調若市民發現政府在建制派區選失利後,大規模委任區議員,「一定會令市民覺得你無私顯見私,對政府嚟講咪仲弊,所以檢討制度時候,唔可以有額外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