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低谷未見美元續尋底 - 馮鏗

暢談滙債:低谷未見美元續尋底 - 馮鏗

縱使歐債危機仍然沒完沒了,市場對希臘重組債務的揣測言之鑿鑿,但對歐元升浪似乎未有構成太大影響。歐元突破1.47美元關口,創16個月新高,主要拜美元的全面弱勢所賜,但歐元現水平已不宜盲目追入,因為希臘一旦重組債務,包括歐洲央行和其他歐元區銀行等債權人可能被迫「剃頭」─以折讓價取回貸款,對歐元將造成沉重打擊。過去1年,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均曾信誓旦旦否認要向外求援,最後卻要向現實低頭,投資者對這些傳言又豈能掉以輕心?

新興國紛加息遏通脹

本周初美元曾經反彈,主要受到評級機構標普下調美國長期評級展望至「負面」所拖累。一般情況下,信貸評級展望遭下調,會出現債滙齊跌的效應,日圓於1998年遭穆迪調低評級展望,便導致日債急瀉,日圓亦跌至6年新低,美元和美債今回卻反其道而行,美元不跌反升,美債亦短暫下跌後反彈,令人難以理解。但要跌的終歸要跌,難以抗拒地心吸力定律,所不同的是,促使美元下跌的主要因素為套息交易,與標普警告會下調評級展望,關係看似不大。
美國企業上周公佈的首季業績雖然落筆打三更,但本周派的成績表卻表現亮麗,尤其一眾科技股的盈利更驕人,美股迅速扭轉跌勢。股市造好,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套息交易再度活躍,日本和美國加息步伐料落後於歐洲及新興市場,日圓和美元亦成為套息交易的融資貨幣。
美元弱勢正造成惡性骨牌效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因美元弱勢不斷飆升,環球通脹威脅越來越大,新興市場國家被迫加息遏通脹,與美國息差擴大,吸引更多人進行套息交易,借美元投資高收益產品和貨幣,美元疲不能興,商品價格長升長有,套息交易更活躍,美元沽壓更沉重。
在聯儲局有加息迹象前,此惡性循環仍會延續下去,美元何時才止跌回升?確實天曉得。上周筆者指市場在炒息率前景,美元弱勢不易扭轉,便是根據上述思維而得出的結論。美元低處未算低,不建議逆勢入市,若不想追沽,可耐心等待美元反彈時才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