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四月二十二日),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駕車撞人後連刺八刀致對方死亡案,將在西安巿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網民對審判結果充滿期待。湖北某地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主任劉國峰以傾城的名字發表微博:「藥若判死,會被認為是輿論的勝利,若不死,會被認為是黑幕的勝利。群情洶湧猜度重重,萬般世情盡皆入味,執法者接下了一副難以下嚥的苦藥。苦的,是世道人心,藥,下給了卑微的司法。」
以上文字出自一個司法工作者之手,苦澀味尤重。司法,是卑微的,因為黑幕凌駕其上。這一次,輿論與黑幕有了可相匹敵的力量,證明屁民的憤怒與無奈已致臨界點。司法之上一直只有黑幕與人情,藥家鑫一案,輿論的介入,最初卻源於司法部門的邀約。這麼一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件,庭審時,法庭卻向旁聽者徵詢量刑意見。用意何在,一目了然。於是導致全民大討論。
童話作家鄭淵潔在網上展開「關於藥家鑫案量刑的民意調查」,只有兩項選擇:一是死刑並立即執行;二是死緩。五萬多個網民參加了投票,97%的人選擇前者。一個有法難依的國家,屁民們只好幻想自己成為包青天。
眾多網絡評論中,以知名學者吳稼祥的留言最精警,「今天,不是犧牲法律,就是藥家鑫殉葬。」如此誓不兩立,法律與執法之間的弔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