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及衞生局昨公佈餘下六區骨灰龕選址,爭議性較大的九龍城區,設於紅磡世盛殯儀館內部份空置員工宿舍;不少區議員及市民反對在已滿是殯儀業的紅磡加設骨灰龕,居民將於周六請願。近大埔工業邨的選址對開是豪宅區,居民或會看到龕場;有區議員指政府必須美化龕場設計。全港18區龕場選址已落實,未來10年提供數十萬龕位。
記者:陳沛冰
根據政府選址,九龍城區的骨灰龕設於紅磡、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外判私人經營的世盛殯儀館部份員工宿舍。旁邊有兩幢貨倉大廈隔開民居。
大埔區的選址靠近大埔工業邨的一幅空地,每逢假日不少遊人踏單車到該處。居民蕭先生反對選址,擔心影響市民到該處消閒。該選址附近沒民居,但北面山上有淺月灣、倚龍山莊和聚豪天下等豪宅,居民或會看到龕場;以東約1.5公里的比華利山看到機會不大;但在吐露港對岸的沙田區百石角豪宅相距約2公里,向北單位將可能會「對到應」。選址附近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
沙嶺龕位最少10萬
六個選址中可容納較多龕位的是元朗、大埔及荃灣,初步估計各可建1萬個龕位。九龍城可建約300至1000個龕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政府已在全港18區找到地點建骨灰龕,未來10年共可提供數十萬個龕位;最大是北區,但需較長時間進行興建道路等評估,較細是九龍城及油尖旺。政府將繼續進行交通及環境評估等,完成後諮詢區議會。
據悉,離島及在現有墳場附近的選址,較為市民接受及評估較簡單,今年內或可先諮詢區議會;若區議會同意便可準備動工。沙田石門等爭議性較大的選址,要遲一步才諮詢。北區沙嶺墳場未發展部份可建龕位最多,最少10萬;最少是油尖旺廟街天后廟內前書塾,只可建200至300個龕位。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表示,政府建骨灰龕是遠水不能救近火,「要10年先可以起晒,唔知點解要咁耐」,造就違規骨灰龕場冒起。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表示,紅磡加設骨灰龕會令空氣質素惡化。紅磡居民服務協會幹事陳仲翔表示,龕場沒遠離民居,日後勢必癱瘓區內交通;居民本周六會有請願行動。大埔區議會副主席文春輝表示,為增加居民的接受程度,政府必須美化龕場設計及龕樓不能太高。
六區骨灰龕選址
南區
毗鄰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東南面的一幅用地
九龍城
紅磡暢行道6號世盛殯儀館內空置員工宿舍(部份)
荃灣
北大嶼山小蠔灣深水角徑東端及西端的兩幅用地
元朗
新田公路以南,介乎新潭路與米埔隴路之間的一幅用地
大埔
大埔船灣前堆填區西南角(近大埔工業邨)的一幅用地
西貢
將軍澳132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西南偏南)的一幅用地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