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鋁業(2600)曙光乍現!內地發改委、工信部等九個部門,昨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以遏制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受消息帶動,今日將公佈首季業績的中鋁(2600)午後急步炒上,收市報7.43元,升2.48%,剛於3月上市的宏橋(1378)則報7.89元,跌0.5%。 記者:黃尹華
今次發改委緊急通知,涉及部門之多及用詞強硬程度,與去年中央下令水泥減產相若。專家相信鋁股短期或可借勢炒作。
清理結果下月中上報
發改委今次要求,各地清理電解鋁擬建項目,並將清理結果於5月15日前上報。此外,還取消地方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嚴禁以各種方式擴大產能。對違規擬建的電解鋁項目,要立即停止辦理用地審批、能源審查、環境影響評價、電力供應和新增授信等手續。
工信部指,2010年全國電解鋁產能達到2300萬噸,而當年實際產量為1560萬噸,產能利用率不足70%。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指,中央叫停電解鋁新項目可改善市場供應過剩情況,但中鋁業績能否脫胎換骨,仍有待觀望其今日公佈首季業績。信達國際高級分析員趙晞文認為,如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得解決,鋁價中期可望走高,對中鋁、宏橋業績有利。
分析料政策需時見效
國務院09年將水泥等六個行業列為產能過剩行業,同時對電解鋁等行業的產能過剩矛盾提出警告。繼水泥業產能過剩去年獲解決後,同樣面對供過於求的鋁業,有望擺脫厄運。然而,黃敏碩指,鋁材價格受制國際市場影響,而內地水泥價格則更多受地域因素推動,水泥企業可壟斷當地市場。所以即使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解決,鋁業股也未必能如水泥股般強勁增長。趙晞文則認為,內地整頓電解鋁行業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效,政策效應需起碼幾年後才能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