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風後遺症及痛症影響不少人的生活,西醫的治療方法有限,但行動不便及在院舍居住的病人要向中醫求診並不容易。醫院管理局兩年前開始,與安老院舍及日間醫療中心合作,首創中醫外展服務,現有41間院舍參與,主要提供中風復康、痛症及外感等治療,有中風病人持續接受針灸一年多,已可恢復簡單自理能力。
今年63歲的林女士,已三次中風,約兩年前的一次嚴重中風後,更要接受腦部手術,受到後遺症影響,失去自理能力,出院後要入住院舍。她說病癒初期要終日卧床,因手腳僵硬無力,坐起身也有困難,其後參與院舍的中醫外展服務,每周兩次由醫師到診進行針灸治療,病情逐漸改善,手腳已恢復一定的活動能力,可自行飲食,她希望將來可以照顧自己,搬回家中居住。
治流感一樣得
佛教醫院中醫中心醫師陳慧德表示,外展服務包括針灸治療及內科診症,約九成診症是為中風及痛症患者提供針灸治療,餘下約一成為外感患者,尤其在流感高峯期,求診症更特別多。除治療一般流感,感冒後引發的頭暈及消化不良問題也很常見,為長者斷症及開藥方後,中醫中心會代為煮藥,再由院舍安排職員取藥。陳慧德表示針灸改善中風後遺症療效顯著,但康復程度要視乎患者年齡及中風嚴重度,常用穴位包括百會、足三里、太冲、陽陵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