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門前大牌坊雲南清拆楊振寧故居

只留門前大牌坊
雲南清拆楊振寧故居

國家主席胡錦濤前日回母校清華大學探望楊振寧等教授,稱讚他近90歲高齡仍授課之際,雲南當局清拆楊振寧故居,已成定局。當地工作人員稱,其實所謂的楊振寧故居,只不過是當年楊的一個暫住地,他只是一個租客。今後,上址只留門前大牌坊。對此,村民感到惋惜。

抗戰時期 眾教授遷居避轟炸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黑林鋪龍院村龍普路133號惠家大院,被喻為楊振寧故居。近日村裏的一棟棟房屋已經成了一大片廢墟。大院所處的黑林鋪街道辦事處及海源社區委會坦承:「是要拆除楊振寧故居,但會保留門前那塊牌坊;這一做法,在昆明24個名人故居當中,還屬一個嘗試。」為啥上址就只是留下一個牌坊呢?辦事處工作人員稱:「那老房子是村民的,政府部門並沒有把它買下來。」
惠家大院始建於1910年,抗戰時期,西南聯合大學的許多知名院士、教授及家屬遷居於此。正是這段歷史賦予它重要的歷史文化紀念價值。據悉,大院的主人是一個叫惠我春的人。中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昆明,為躲避轟炸,西南聯大的部份教授就來到龍院村鄉下居住。惠我春把自己的樓院讓出來給這些教授居住,在這裏居住的先後有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聯大理學院院長吳有訓,以及西南聯大學生楊振寧等。而楊早年曾回昆明探訪惠家大院。
中新社

惠家大院破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