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皇帝07年去世,四年過去,關於他的討論比他生前更多。港人對皇上的稱呼,由八九十年代的「儍佬」,變成了「香港Icon/塗鴉藝術家」。終於,由民間主辦的最大型九龍皇帝展覽啟動了,除了皇上真迹達300多件,同樣寶貴的是從未曝光的皇上紀實照片!
記者:何兆彬
攝影:黃子偉
住在翠樂樓17樓的皇帝
談九龍皇帝,很自然會提到鍾燕齊、劉健威,但原來更早認識皇上墨寶的,是「文化葫蘆」的吳文正,是次展覽海報上的那個皇帝背影,就是吳文正拍攝的。
「八十年代我在理工讀設計,要交功課做research,聽說有個人喜歡在街上到處寫字,我就去了找他。當年街坊都鬧鬼佢,話佢畫花晒道牆,但我覺得他是個很有趣的人!」第一次找上曾灶財,皇上字興正濃,在街上寫得痛快,吳文正上前搭訕,「我問佢係咪九龍皇帝,他沒有答我,他的字高處達6呎,他大概5呎7高,寫起來很要力氣的,我問了他三次,只聽他嘴邊吐了幾個字,但聽不清楚,過了一陣,我見他休息就再問:你寫字辛唔辛苦呀?不如我買支水你飲?他才點點頭。」
到吳文正出來工作,就沒找皇上,「但你會在巴士上見到他的背影,他都在街上寫字。九十年代初,有一陣子財叔很少出來,就有傳他『去了』,現在新寫的墨寶是另有其人。當年,有個《遠東經濟評論》的外國記者想證實此事,就來問我。我知道財叔從前住在秀茂坪,但已經搬了,但搬到哪裏呢?我一直跟着墨迹,找到去觀塘,見他的墨迹很多,就問街坊:你知不知道九龍皇帝住哪裏呀?她答:佢咪住翠樂樓囉,我才走到翠樂樓,就在樓下看到他的墨迹,財叔寫明了他住『17樓幾號室』!我就與那外國記者一起去找他。」
警察來阻 粗口侍候
「上到17樓,鄰居都叫我不要理他,說他的家好臭!」皇上家中的確有異味,雜物又多,常見「小強」縱橫,但這非但沒有阻止吳文正接觸他,二人更保持了一段相當長的友好關係,「有時他會打來,問:吳文正呀,你聽日可唔可以來探我呀?我就答:後日啦,我調假後日來探你。上到去,他說沒有墨汁,我就去買了兩大箱中華牌墨汁給他。」令吳文正記憶深刻的,還有兩件事,「財叔的腳一直不好,是以往在垃圾房工作時給重物壓傷了。有次,他風濕發作,但着我陪他出街,我說你風濕呀,他就問我:你可唔可以幫我着襪?我當時不曉得反應,的確猶豫了三秒,想一想,答應他了;第二次,他在家中,突然到處翻雜物,我見他神色緊張,就問他何事,他說:『我是在找兒子的電話,我把它寫了在電話簿上了。』我替他找了一會兒,都找不到,這時他定一定神,走到窗邊,我想,他是很掛念屋企人的。」財叔有八名兒女,但兩名女兒嫁到外國了,妻子也沒有與他居住,「其實他也是個典型的獨居老人。他的作品,往往都是寫他的家族史,這令我感覺上天在跟他開玩笑,他很重視家人,但多年來都是獨居。」
吳文正問過皇上為何寫字,「一般他都會答:『因為英國人搶了他塊地,九龍係我嘅!』於是他寫御狀,周圍貼。他最勞氣就是有人阻他寫字,他寫一道牆,有長短兩個版本,長的要寫四粒鐘,如果中間有警察來阻攔,他會一連串粗口侍候!」吳文正認為曾灶財就是香港icon,「你說香港要幾多年才出到一個曾灶財?但官方沒有給他一個肯定!」
堅持自己 感動到別人
展覽其他攝影作品,同樣是由資深攝影師翻箱倒籠找出來的,其中兩張受到熱烈討論的,是馮漢柱的作品,一張在中環拍攝,可見余若薇的街板上(當年還用木板做)寫滿了曾灶財的文字,後景一架電車經過,盡見時代變遷;另一張在柴灣,畫面中間有一個紅色郵筒,郵筒上有顯著的皇冠標記,背景則是曾灶財密麻麻的字,「我咁啱經過,馬上想到:畫面上有兩個皇,一家親呀!」問他怎看「曾灶財是不是藝術家」這個問題,他答得妙:「他是不是藝術家?他自己也不知道吧!最重要是他堅持到自己要做的,還感動到別人。」
胡民煒在攝影雜誌工作,去年開過攝影展,展品以一pair一pair的方式展出,兩幅地點相同,但相差多年,從中顯示城市的變遷,其中一對是拍攝堅尼地城屠房外牆的曾灶財作品,「我影紀實相,這道牆,第一次拍時寫滿了字,第二次拍時被塗了白油(這張沒有展出),鍾燕齊發現後,曾試圖把白油刮去,但救無可救;後來,有人在牆上畫了一幅塗鴉,上面寫着"Artisnoteverythingbutweneedit",據知就是向港府的抗議。」他說:「藝術源自生活,我相信只要你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個藝術的formula就會慢慢成形。」展出作品的還有蘇慶強,「我記得最初拍街景,他只是配角,但慢慢就開始以他的作品作為攝影主角了。我最佩服財叔的,是他多年來鍥而不捨的寫自己感受,這對我也有影響,就是無時無刻的做,別理別人怎麼看。」
「御用」私物
財叔當年用過的毛筆和多款墨汁,那年頭學生都有習字課,這也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吧。
被閹割的城市
新一代塗鴉人MC仁,從香港傳奇曾灶財的字迹之中,看到香港文化的不全,「九龍皇帝好反映到香港文化的狀況,就是殘缺不全。」00年,MC仁與財叔有一面之緣,「當時一個法國街頭藝術家來香港,我帶他看過財叔的作品後,他說:論城市藝術,財叔的確很出色!於是我們就去了他家中探訪。」MC仁:「香港是個很快的城市,再白啲講,就係香港人唔夠春!城市本身被閹割得太厲害,人口密度又高,再加上警方對弱小社群的執法效率好高好高!這方面實在很難搞出成績來。」對於有人說曾灶財的字根本不是藝術,他答:「如果有個人畫幅畫出來,你看不明白,你唔係走出來話番佢嘛!財叔最厲害之處,是他有意志去做一件他喜歡做的事,而且做了51年。」
其他展品
展覽免費入場
日期:即日起至5月31日
時間:10am-8pm
地點: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Artis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