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母乳首次驗出核輻射

災區母乳首次驗出核輻射

日本繼輻射魚、輻射水後,昨天(周三)再增添輻射人奶。當地民間組織首次從幾名婦女的母乳中驗出微量輻射物,厚生勞動省指沒有針對母乳的輻射物質安全標準,但強調輻射數值低於自來水設定的嬰兒攝取輻射量標準。
「母乳調查和母子支援網絡」表示,早前在千葉縣、宮城縣和茨城縣九名婦女的母乳,送往檢測公司化驗,結果在千葉縣一名婦人的乳汁中驗出每公斤36.3貝可碘;茨城縣守谷市婦女的乳汁則驗出有31.8貝可碘,築波市兩名婦女的乳汁分別驗出8.7和6.4貝可碘。

輻射數值低於自來水標準

該組織發言人村上喜久子說:「雖然還不能判斷母乳是否安全,但由於母乳是餵哺給嬰兒,政府應盡快展開調查。」厚生勞動省官員表示,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從沒對母乳中的輻射物質制訂安全標準,但今次檢測出的數值低於自來水的可攝取輻射量──每公斤100貝可。
日本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安齋育郎指,即使嬰兒一直飲用母乳,對健康也不會有影響,沒必要過度恐慌,但因母乳中本來不應該含有輻射物質,所以政府應盡快調查,好讓民眾釋疑。福島核電廠2號反應堆上月15日發生爆炸,洩漏了大量放射性碘,很可能有部份進入人體,因而母乳驗出碘。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