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貓籃球 助邊青重新出發建立正面人生觀 學習服從與合作

夜貓籃球 助邊青重新出發
建立正面人生觀 學習服從與合作

「波!」阿龍一喊,將拍打中的籃球放在胸前,用力推傳給隊友青蛙,青蛙一接球,自信滿滿運球到籃底,縱身一跳,將球入網。曾屬夜青的青蛙與阿龍,參加了香港小童群益會觀塘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舉辦的「夜貓深男──星級籃球訓練計劃」,透過參與正規籃球訓練,學習服從和合作,從而建立正面人生觀。

「夜貓深男──星級籃球訓練計劃」的服務對象為夜青及邊青,此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8,500元支持。負責計劃的外展社工張Sir及黃Sir表示,現已招募了15名東九龍區內年齡介乎15至19歲的邊青及夜青,進行12次常規訓練,為期半年。其間會舉辦一至兩場友誼賽,又會安排觀看本地甲級籃球賽事。
張Sir指,正規籃球訓練與街場籃球不同,講求隊員合作性及分工,有助隊員學習服從及與別人合作。「打街場着重個人技術,而正規籃球『五打五』,球員各自擔任後衞、中鋒同前鋒嘅角色,球員之間嘅溝通同信任好重要。另外,球員要遵守球賽規則,服從球證判決」。

「正規籃球令我變認真」

在組隊前,隊員本身彼此不認識,張Sir表示,第一次訓練時,教練要求他們傳球時要先喊對方名字,令大家熟絡起來,賽後檢討時更鼓勵隊員點出他人優勝之處,讓他們慢慢建立友誼。
張Sir分享一次有趣的經驗說:「有一次叫啲隊員去灣仔修頓球場睇大專比賽,但到咗門口又唔敢入場;有時候佢哋抱邨童心態,喺自己屋邨或者熟悉嘅環境,就大膽啲,一跳出自己嘅安全區,就變得怕醜。」黃Sir補充,會多安排隊員參與友誼賽,現正安排他們與多名20來歲的年輕核數師所組成的籃球隊對賽,一展苦練多時的籃球技術,讓他們認識不同背景和範疇的人士。
17歲隊員洋葱本身懂街頭舞蹈,惟參與球隊後,發覺自己最愛是籃球。在球場上熱身後,汗流浹背的他跟記者分享說︰「正規籃球令我變得認真。」他表示,正規的五人籃球用盡整個籃球場的空間,要多走位來接應隊友傳球,及應付對方多變的戰略攻勢,他發現跟隊友的默契十分重要,要認真合作才能勝出比賽。
是次計劃邀得本港甲一福建籃球隊助教DickeySir作教練,他笑言,這群「夜貓深男」雖然沒有專業技術,但勝在積極和有心。「第一次見佢哋時成班人柴娃娃,但佢哋落場好認真,除咗技術外,佢哋漸漸學識尊重同紀律」。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球員縱身一跳,運球上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