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獨立紀錄片製作人AlisonKlayman操刀的艾未未紀錄片《AiWeiwei:NeverSorry》(艾未未:永不後悔),將於數周後面世。影片記錄艾過去兩年多的藝術創作及社會維權事項,包括四川大地震遇難學生名單調查、為四川作家譚作人作證而被公安毆打等,電影資料片段長達200多個小時。雖然機會渺茫,但Klayman希望影片能在中國上映,讓人們更深入地認識艾。
「我一直覺得這部影片將是一部重要的紀錄片,未必是最後一部或者說是最權威的一部,但是是很好的一部。」Klayman在紐約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但是現在,這部紀錄片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
親身解說自己面臨的危險
Klayman說,自從艾未未本月3日被捕後,開頭幾天她幾乎每天睡覺都把電腦放在身邊,以隨時接收來自中國方面關於艾的消息。直至一個星期後,她才收拾心情,專注、加速影片的後期製作。她說:「這絕對是最壞的情況,只是差在他們沒有公開說明這是一個政治指控。」「我們一直知道事情會有一個結尾,但沒想到會是這樣。」據悉,影片製作費少於50萬美元(390萬港元),部份資金來自長期欣賞艾未未創作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主席AgnesGund。
艾未未出事後,她在影片增加介紹艾現時處境的部份,部份鏡頭是艾此前親身解說「他所面臨的危險及風險」的片段,「這些話現在看來,尤其有先見之明」。不過,剪輯的同時,她希望該部紀錄是一片真正關於艾的影片,講述他被拘前兩年來的一切,避免過份側重於艾最近的遭遇。影片預計將於數周後完成,暫時未確定經銷商,但她說,目前已有數間公司表示有興趣發行。
長期在北京工作的Klayman,中文名陳愛麗,2006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歷史系,其後獨立媒體人及紀錄片製作人,經常為美國之音、加拿大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拍攝及撰寫專題報道,2007年曾獲美聯社學院報告獎。2009年北京三影堂藝術中心舉行「艾未未:紐約1983-1993」攝影展時,她曾為該展覽拍攝紀錄短片,作為展覽的一部份展出。
艾與官方互動 言論自由指標
Klayman上月7日曾在其博客撰文講述追蹤拍攝艾未未的情況。她說,過去兩年來,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艾和官方的互動就像中國言論自由方面的指標。她曾問艾「為甚麼你可以如此大膽公開的發言而沒有甚麼嚴重的後果發生?」但兩年來她一直找不到答案。
她在文章結尾說:「只能說,艾未未被抓之前還是安然無恙。我希望這個故事以及我的紀錄片可以讓人們認識艾未未,以防那天的真正來臨。」但紀錄片未面世,那天已經真正來臨。
美國《華爾街日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