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槍王疑當兵時運槍來港

公屋槍王疑當兵時運槍來港

【本報訊】警方昨落案起訴「公屋槍王」梁國熾一項無牌藏有槍械罪,今早提控於九龍城裁判法院,由於梁國熾仍在醫院接受治療,預計他會缺席聆訊。消息稱,警方初步點算公屋槍王的「軍火庫」後,發現有近90支各款長短槍,以及逾5,000發子彈,當中有11支真槍。有資深槍會會員懷疑該批槍械是早年循正途抵港,又指事件暴露本港槍械管制存在漏洞,監管不足,不排除仍有多個私人「軍火庫」藏於民居。

其牌照可擁14支槍

消息稱,警方已點算過在梁家中撿獲的「軍火」,發現當中有11支真槍,包括一支雷鳴登、六支來福槍(其中四支為閹槍)、兩支點38左輪(閹槍)、一支7點62曲尺(閹槍)及一支改裝點177口徑氣槍,亦有50支玩具槍及20支氣槍。子彈則多逾5,000發,分別是點22、點38及點45口徑,另有3枚催淚彈彈殼及一枚迫擊炮彈彈殼。據知,軍械專家正檢視該批軍火,估計至少需時半年。
警方翻查牌照科紀錄,發現梁的槍牌可以擁有14支真槍及數百發子彈,但撿獲的槍械是否在槍牌內列明,則要詳細查證。由於梁曾任華籍英兵,警方不排除他「珍藏」槍械是當兵時偷運來港,亦會循此線索追查槍械來源。
一名活躍於實用射擊圈人士表示,香港實用射擊始於八十年代,初時大多是紀律部隊人員參加,用的亦是紀律部隊所用手槍,及後參與者喜歡用「私家槍」,有槍牌人士要透過少數認可的軍械供應商訂購,但由於供應商「食水深」,用家其後直接到外國生產商、槍店選購心頭好,再郵寄返港。「當年法例及監管都較鬆,有槍牌可從外國直接購槍械,郵寄返港只要能出示有關文件便可。」

料更多民間軍火庫

買家在香港收取槍械後,理應即時向警察牌照科申報。「真槍抵港後有人沒有呈報,私下收藏,估計早年不少槍械發燒友亦有利用此漏洞私藏槍械,民間軍火庫點只一個?只是無意外無人知。」當局其後亦發現此漏洞,於自2000年後收緊法例,規定持牌人買槍一定要透過槍會或指定機構買槍,不准私下訂購;亦不准在家中藏有槍械及彈藥,但之前已獲發牌人士,仍獲准在家中藏有槍械及子彈,警方會定期前往視察及巡查「舊牌」的槍械及彈藥存放地點。另外,香港義勇軍射擊運動協會表示,梁國熾並不是該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