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工程觸礁 竟說「遺憾」婦人入稟鄭汝樺諉過於民 被指荒唐

港珠澳橋工程觸礁 竟說「遺憾」婦人入稟
鄭汝樺諉過於民 被指荒唐

【本報訊】東涌居民打贏官司成功挑戰港珠澳大橋的法理依據,港府或未能如期完成這個國家項目,問責高官諉過於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公開對該名66歲婦人表示遺憾。專業團體反指鄭汝樺的反應荒唐,並促請當局即時檢視所有環評報告,以免再有大型基建被司法覆核而延誤。記者:蔡元貴

高等法院前日裁定,66歲婦人就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提出的司法覆核中,港府敗訴。鄭汝樺昨日被傳媒要求回應時以英文說,該項目對香港十分重要,而且規劃已久,現階段有人提出司法覆核,是令人遺憾的(regrettable)。她指,港府會減少因裁決而對工程造成的延誤,現時目標仍然是2016年完成香港段工程。但她未有回應當局會否上訴,抑或補做環評報告。

其後澄清指「非常可惜」

本身是工程師的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猛烈批評鄭汝樺的態度:「好荒唐,亦都好不負責任。港珠澳大橋被成功挑戰,係因為鄭汝樺未盡責任做好環評。今次東涌居民揭露咗環評嘅不足,幫政府了解環評法例嘅精神,鄭汝樺應該感謝佢先啱。」
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也認為高官不應針對個別市民:「如果政府做得啱,交足功課,任何人想挑戰你都冇辦法。我認為政府唔應該埋怨市民提出司法覆核。」運輸及房屋局新聞官其後「澄清」鄭汝樺的言辭,指她想說的是「非常可惜」,而非「遺憾」。

補做環評較慢但風險低

政府消息稱,跟進行動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上訴到底,二是補做環評報告,考慮關鍵是何者可讓工程延誤較少。雖然上訴需時,但過往政府曾在領匯上市官司成功排快期,只是上訴不一定贏。如補做環評,外界估計需時半年至一年,未必快得過上訴,但再受司法覆核的風險極低。
劉祉鋒促請政府吸取教訓,重新檢視所有審批中的環評報告,是否同樣沒有根據環評條例提交工程項目的背景污染數據。他懷疑,諮詢中的焚化爐環評報告也存在同一漏洞。本報昨日查詢環保署,全無回應。消息稱,政府現時忙於研究其他環評報告是否同樣出錯,至今還未有結論。